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美国研究揭示mRNA疫苗持久性,多久需要接种加强疫苗?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0648
主题
150665
回复
17687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133
建行山东省分行开展第四届“建行好声音”优秀新闻展评活动,邀您来赞
0/131
马斯克称将审计美联储和美国黄金储备
0/128
严重违反经营规则!惠州这家银行被罚163万元
0/124
薛洪言:“比价效应”推动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0/122
美国最大金库黄金储备还在不在?马斯克暗示将去查账直播
0/120
黄金直逼3000美元关口,分析师看向3200~3300美元
0/511
罚款220万元!中山一银行因违规收费等原因遭行政处罚
0/121
微众银行荣获《亚洲银行家》三项大奖,数字普惠金融实践获国际认可
0/120
“奇点将至”:DeepSeek算法革命重构保险生态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美国研究揭示mRNA疫苗持久性,多久需要接种加强疫苗?
时间:2022-7-18 07:57
0
41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自新冠疫苗接种以来,人们就一直关心疫苗能够提供多久的持续保护效果,以及在初始疫苗接种后多久需要接种加强疫苗。尽管目前加强疫苗已经在全球开始接种,但此前仍然缺乏关键的定量分析数据。
7月16日,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研究论文显示,在仅考虑抗体减弱因素,而不考虑新冠变异株逃逸免疫反应的情况下,mRNA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峰值水平超过自然感染获得的抗体水平,接种mRNA疫苗将能够比自然感染提供更加持久的保护。
研究团队整合了此前已有的多项抗体研究数据,通过进化生物学的方法预估了四种疫苗提供的免疫持久性,并与自然感染相比较,为加强疫苗的接种提供参考,以减少接种疫苗后的突破性感染和再感染。
研究结果显示,Moderna和辉瑞/BioNTech的疫苗接种后,针对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持续时长中位数为29.6个月,超过自然感染产生抗体的持续时长中位数21.5个月;另外两款阿斯利康和强生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提供的抗体持续时长中位数分别为20.5个月和22.4个月。
目前关于新冠病毒会出现再感染的情况已经是明确的。不过研究团队强调,根据大流行干预的程度,对再感染概率的预期可能会随着各地的干预程度不同而变化波动。
基于这项最新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建议,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再感染的风险,应该为已经接种全程疫苗的人提供加强剂接种以预防突破性感染。对于仅自然感染过一次的人,应在感染后的5个月内进行疫苗接种;对于那些接种了全程mRNA疫苗且没有感染病毒的人,应在一年内接受一剂加强免疫接种;而对于已经完成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的人,应该在4.5个月至5个月内再接受一剂加强疫苗接种。
研究还表明,大部分人在接受了加强疫苗的接种后,与初始疫苗接种后相比,会获得更大的抗体反应。因此,研究人员预测,对于具有典型抗体反应的人而言,第三剂疫苗接种后导致的新的免疫持续时间应当比初始疫苗接种所赋予的免疫时间更长。
然而,免疫功能低下者对于疫苗的抗体反应水平较低,他们的免疫力可能会在自然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后更早地衰减,因此,针对这些人群应该更早地进行加强疫苗的接种,以预防未来的感染。
不过这项研究也有不少局限性。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分子医学教授埃里克·托波尔(Eric Topol)在推特上表示:“这项新研究评估了疫苗的持久性以及感染产生的免疫对抗再感染的效力,但是它并没有将奥密克戎家族的变异株纳入其中。”
一位巴斯德研究所冠状病毒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造成突破性感染或者再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抗体的衰退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例如新冠变异株逃逸免疫保护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们会进一步加速再感染的发生。”
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黄森忠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关于抗体衰减,我们一直都在关注。除了模型分析之外,我们认为真实世界的研究也很重要。在真实世界里,一些地方的再感染比例正在下降,如何去解释这些问题?个人观点认为,这说明造成二次感染的因素除了抗体以外,还有脆弱人群的行为习惯和生活环境等外界因素。”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