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美股教育中概股股价拉升,专家:外媒乌龙和资本炒作兼而有之

时间:2021-11-10 12:29 0 49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这两天,外媒一则关于“中国计划发放校外辅导牌照”的报道在网上引发关注。随之,中国在美上市的多家教育类公司股价出现上涨。
对此,11月9日,澎湃新闻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外媒报道中所谓的“中国计划发放校外辅导牌照”,实际是指向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的非营利性培训机构发放办学许可证。目前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即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工作正在进行中。
至于资本市场的波动,该负责人推测,可能是外媒报道导致了误读,也可能是国外之前对中国的“双减”政策存在误解,以为中国之前禁止了校外培训,现在又允许非营利性机构办学。
校外培训监管政策是否可能放松?
“中国计划发放校外辅导牌照”这一信息中是否隐含放松监管的可能?
对于网上这类猜测,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向澎湃新闻指出,国家整治规范校外培训的决心很大,绝不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而退缩。据他所知,政策并无任何改变或松动,一个重要的证明就是市场监管总局、中宣部等八部门刚刚发布了《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要求杜绝铁路、地铁、公交车等广告牌广告位刊发校外培训广告。
今年7月两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中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并严禁超标超前培训。
陈志文指出,政策只是严格限制了学科类培训机构的上课时间与内容等,包括不能做广告,并未一刀切禁止开展学科类培训,但要求“营改非”。
“双减”政策明确,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即“备改审”)。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9月,教育部发文明确,对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实施审批,审批通过后发放办学许可证,并在同级民政或市场监管部门分别登记为非营利性或营利性法人。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线上培训机构,一律登记为非营利性法人。
10月,教育部发布消息,明确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登记工作流程:一是申请换发新的办学许可证(主要指线下机构);二是申请非营利性机构登记;三是变更经营范围或注销登记。
这意味着,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合法生存,就需先审办办学许可证,再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因此,在陈志文看来,外媒关于“中国计划发放校外辅导牌照”的报道并不算“新闻”,应该是不懂政策,闹了乌龙。
外媒报道为何会引起股市波动?
据第一财经报道,美东时间11月8日,一则关于“中国将向教培企业发放K9(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的非营利性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的消息引爆教育中概股,多家公司盘前股价直线拉升,高途、新东方甚至直接涨潮30%。8日收盘,高途股价3.17美元,涨10.84%,盘后跌0.95%;好未来股价4.1美元,涨5.4%,盘后跌0.49%;新东方股价2.11美元,涨3.43%。
一则不算“新闻”的外媒报道为何会拉升在美上市的中国教育公司股价?
上述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的推测是,外媒报道导致了误读。
陈志文认为,是资本市场借题发挥而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则分析认为,原因之一是部分资本炒作。他认为,根据“双减”政策,已经上市的教育类公司,如果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业务,必须进行剥离,如果上市教育公司只有这一业务,又不准备转型,则要选择退市。对此,资本应该是明确的,但仍想利用各种题材进行炒作,收割利益。
原因之二是对于“双减”政策的执行,依旧存在观望情绪。有的机构认为,“双减”很难坚持到底,毕竟家长对学科类培训的需求是存在的。只要这一需求存在,在无法治理转向地下的隐形变异培训时,监管部门只有恢复允许学科类培训机构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开展业务。熊丙奇认为,这是“误读”的市场基础,但这显然轻视了国家推进“双减”的决心。“双减”督导已被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
主营学科类培训的上市公司面临转型或退市
10月1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就优化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登记工作流程、加快工作进度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做好本地区培训机构拟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总量摸排工作,建立工作台账,牢牢把握2021年底前完成登记工作这一时间节点。
陈志文指出,主营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上市公司“营转非”,其上市就失去正当性——不得营利和上市相冲突。如果不转型其他业务或方向,退市几乎成为必然,只是迟早的问题。事实上新东方已经在有序退出这一市场。
另外,教育投资人徐华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核心业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上市教育公司如果不能成功转型,本身就会因为业绩不断下滑而面临退市风险;如果这类上市教育公司的主营业务能成功转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政策支持的领域,则不一定会面临退市问题。
徐华认为,在学科类培训机构需“营改非”的政策要求下,很多机构可能会直接放弃学科类培训领域。因此,最终真正成为非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机构数量预计会非常少。
新东方在线就已放弃义务教学阶段学科类培训。澎湃新闻此前报道,10月25日,在港上市的新东方在线发布公告称,本集团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终止预计于2021年11月末之前生效。
同在10月25日,教育部官网消息称,北京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98%,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60%,无证机构动态清零的区12个。
另据央视新闻11月的报道,来自教育部的监测数据显示,培训市场虚火大幅降温,广告基本绝迹,资本大幅撤离,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在12.8万个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压减率超过40%;263个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压减率近5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