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2021诺贝尔化学奖两位得主为中国培养了至少40位青年才俊

时间:2021-10-8 07:18 0 676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gif



TOP前言
“TOP大学来了”小编,10月6日,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两位化学家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戴维·麦克米伦(David MacMillan)摘得桂冠,获奖原因为“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
“TOP大学来了”小编了解到,这两位诺奖得主与中国都有着颇深的缘分,为中国化学界培养至少40位青年才俊。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程旭教授朱少林教授分别在本亚明·利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课题组做过博士后。其中本亚明·利斯特现有团队成员朱晨丹毕业于南京大学。
诺奖得主为中国化学界培养不少人才
诺奖得主学生毕业于南大
" 其实两位获奖者本亚明 · 利斯特和戴维 · 麦克米伦都来过南京大学做讲座、交流,为中国化学界培养了很多人才,估计至少有 40 人,2018 年,当时我邀请利斯特来南大,还向他推荐过一名学生,他现在就在利斯特团队中。"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史壮志说。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这名学生,他叫朱晨丹,正在德国为利斯特教授庆祝。他告诉记者,"生活中,利斯特教授是一个非常和蔼的人,没有架子,甚至有点爱玩。但他对于科研的结果很严格、严谨。对于我们学生,他一般给定方向,让我们自由发挥,不会有太大压力,遇到困难也会指点和鼓励。"
除此之外,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程旭教授和朱少林教授在博士后工作期间,本亚明·利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是他们各自的导师。
DSC0001.jpg



Benjamin List(本亚明 · 利斯特):1968 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现供职于德国马克斯 · 普朗克煤炭研究所。
David MacMillan(戴维 · 麦克米伦):1968 年出生于英国,已加入美国籍,现供职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治病药物分子的“镜像孪生”有毒?
不对称催化“只取所需”
制药、工业生产等很多领域都依赖于化学家构建分子的能力,但这些工作都需要催化剂的参与。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可以控制和加速反应,但不会成为最终产物的一部分
什么是不对称催化?不对称催化反应是现代合成化学研究的难点,在材料和制药等方面却至关重要。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朱少林教授科普道,“正如人有左右手,互为镜像的手性分子有R构型,就有S构型,两者像照镜子一样对称,却无法重合。”由于生物体内酶和受体具有手性,能选择性识别不同构性的药物分子,所以导致我们熟悉的一些手性药物分子,其镜像化合物可能没有药效,甚至可能是毒药,因此,在制药业,用不对称催化方法制备手性化合物有重要的意义。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程旭教授说,在不对称催化被发现之前,许多药物都包含一个分子的两个镜像。其中一个是活跃的,而另一个有时会产生不良影响。一个灾难性的例子是上世纪60年代的沙利度胺“海豹儿”事件,沙利度胺中混合的一个镜像,导致数千个发育中的胚胎婴儿严重畸形。通过不对称催化,可以生产出我们所需构型的药物,而避免有毒镜像的药物。
一直以来,化学家通过两种不对称催化方法制备手性化合物,一种是利用过渡金属复合物,另一种则依靠生物酶(即生物催化剂)。“这也是化学界的两大研究领域,金属催化和酶催化,这两个领域都得到过诺奖,尤其在金属催化方面得奖较多。”朱少林说。
利斯特和麦克米伦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原因是,他们各自独立地开发了第三类催化剂,即“有机催化”。“他们将有机催化这个领域概念化之后,实际上形成了酶催化、金属催化、有机催化三足鼎立的局面,有机催化的概念化以惊人的速度驱动着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发展。”朱少林说。
有机催化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后
该领域“大火”了10年以上
1998年左右,麦克米伦发现了金属不对称催化由于反应条件复杂,部分金属和配体过于昂贵,难以工业应用的问题,他下决心找到更简单的催化剂。比如结构简单的有机分子,它们更廉价、更容易进行设计。麦克米伦尝试了胺活化的方式,他设计合成了多种手性有机胺分子来活化不饱和醛、酮,通过形成亚胺正离子中间体,实现了多种类型的不对称催化转化。
朱少林介绍,2000年初,麦克米伦提出了“有机催化”这个新名词后,归纳了其中的原理,将其应用到不对称催化中,引领该领域“火”了十多年,发展出了非常多的不对称有机催化反应,“最多的时候全世界有超过一百多个做合成的课题组进入到这个领域”,由于反应模式的限制,不对称有机催化后期的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之后研究热度稍有消退,“但从2005年起,该领域获奖的呼声一直很高。”
在2010年-2013年,朱少林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戴维·麦克米伦是他的导师。在朱少林的眼中,麦克米伦为人风趣,科研眼光独到,总是在引领科研界的研究潮流,“他目前提出并引领的光催化自由基研究领域,也被认为很有希望获得诺奖。”作为一名导师,他也能给学生多方面的收获,“他不仅仅给你一个课题,他会通过各种机会传授学生各种能力,包括如何寻找研究亮点、如何寻找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日常学习中会给学生传授关于写作、制作PPT和演讲的相关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等等。”
脯氨酸代替金属
催化剂成本降低了1-2个数量级
2005年-2008年,程旭教授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工作。他对本亚明·利斯特的印象是“天才”科学家,全部心思都在他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上,把握化学研究发展的趋势,眼光非常前瞻,很多想法学生都有点“接不住”,“我刚到所里的时候,他给我列了个三个方向,包括酮催化氨基酸的去对称化、脯氨酸催化、手性磷酸催化剂。”程旭说,利斯特不会给出特别具体的指导,而是在关键节点上才会讨论,“后来我主要在他指引的手性磷酸催化剂方面取得了进展。”
最早在上世纪初,就有文献记载德国人使用手性催化剂进行不对称催化的实验。很多科学家都取得了重要里程碑的进展,在这些工作里面用到的大多利用过渡金属,如钌,铑、钯、铱作为催化反应的核心,“但过渡金属成本比较高,而且几乎是不可再生资源”。程旭说,利斯特开始思考酶的实际工作原理,酶通常是由数百种氨基酸构成的巨大分子,是不是几个氨基酸分子就够了?上世纪70 年代初就有研究使用一种叫做脯氨酸的氨基酸作为催化剂,利斯特很敏感地发现,这个专利研究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脯氨酸的潜力,他进行了进一步的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脯氨酸是人或动物代谢过程中一种基本的氨基酸,成本极其便宜,一克不过几角钱,比起金属来,催化剂的成本降低了起码1-2个数量级。” 程旭介绍说,利斯特测试了脯氨酸是否可以驱动不对称催化,结果出人意料的好,催化效果非常之高,“脯氨酸的重要优势不仅在于操作简便,便宜高效,更在于其无毒性,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副作用。”
审核、编辑: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自“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频萍)、现代快报(记者:阿里亚 舒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