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以法之名》谁在演戏,谁在混饭,我告诉你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3868
主题
153885
回复
18026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100
《以法之名》反派角色顿顿吃火锅,长期、频繁吃火锅可能会有哪些风险?
0/79
李一桐新剧一集“死”11次,演技圈粉无数,逆袭成爆款女主!
0/78
《以法之名》快收官了,可属于这2位女演员的“春天”,刚刚来临
0/70
宏观世界观中两个Planet的故事揭开神秘面纱!“他们太厉害了”
0/75
查案查到家门口,枕边人才是老狐狸,《以法之名》收官太狠了
0/111
短剧《还珠》杀青,小燕子像丫鬟,容嬷嬷贵妃气质,塞娅颜值太高
0/80
《以法之名》结局:看到最后,常背锅的他竟是整部剧中最聪明的人
0/80
他赌命保鲜荔枝,你赌命肝论文,每个实验学科博士的身上,都有李善德的影子
0/92
《锦绣芳华》看到何母真正死因,才知最荒谬的设定就是女主何惟芳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以法之名》谁在演戏,谁在混饭,我告诉你
时间:2025-7-10 09:39
0
7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这剧火了,观众眼睛也毒了。
有些人一出场,观众就说:“嚯,又是他,估计演不出新花样。”
有些人出来三场戏,观众立马记住了脸,心里还堵得慌,说不出来为啥,就是觉得“这个人像我生活里认识的谁”。
你以为演技靠台词?错了,靠的是那个“你不用解释,观众就懂了”的劲儿。
这剧把演员演技的天花板和地板,全都掀出来了。今天咱不整排名,不站咖位,就聊一句掏心窝子的实话:
有些演员一张嘴,我就开始出戏;有些演员一皱眉,我就信了他是那个人。
一些人,一张脸就把整部剧拖了后腿
我说谁你应该能猜到,
那位总演大佬的老演员
。
一出场你就知道他是“幕后老狐狸”,台词都没听,观众就提前在脑子里给他判了“终身大佬”。这不是气场,这是脸僵了、套路多了。
他演技有没有?当然有。但你不能一部戏演十年不换表情,还总想靠“我以前很牛”的人设混观众信任。
别忘了,观众也在成长,看你演了这么多年,套路都背下来了。
他最大的问题不是演得差,是
懒得变化
。
就像一个老厨子,炒了一辈子宫保鸡丁,味确实稳,但你哪怕换个装盘方式行不行?
张译也别急着捧,最近演得有点儿“自己演自己”
我对张译没意见,真没意见。他演技好,是那种把小人物身上那股子“隐忍”和“爆发前一秒”的劲儿拿捏得死准的人。
但他最大的问题也在这:
他太擅长演“张译”了。
从《狂飙》的安欣,到《他是谁》的卫国平,再到现在的洪亮,他像是在复印自己。每个角色都挂着一个“哎呀我好憋屈但我不能说”的脸,眉头永远是锁的,语气永远是吞着的。
你说这叫风格?不,这叫
困在自己擅长的类型里不敢跳出来
。
要不然怎么解释这么多观众说他“戏好,但记不住这个角色是谁”?
你不是在演洪亮,你是在演“张译演的洪亮”。
真正的演员,是那种戏少但你一眼忘不了的
我必须要说——
朱元浩,那才是真正的戏骨潜水艇。
他演的周彪戏份不多,但他只要一开口,全场都静了。尤其那场喝酒崩溃、眼泪都没掉就让人跟着想哭的戏,像被什么东西拽住心脏一样。
他说“我不喝了”的时候,不是在说不喝酒,是在说“我终于不用骗自己了”。
这就是
角色和现实短路的瞬间
,观众看着都恍神,“这人演得也太真了”。
这才叫演技。不是靠台词,也不是靠哭,是靠气息、靠节奏、靠那种“你知道他在压着一团火,但他不说”。
这年头好演员不是看戏份,而是看能不能演出“活人”。
还有一些人,属于“演技在手里,角色在别人剧本里”
我想说说郝平。他前面演得确实太明显了,那个鸡窝藏金条的谢鸿飞,刚上场观众就知道他有问题,演得太浮。
但他后面那场“下跪求饶又死撑”的戏,是真的撑住了角色。尤其那个“想张嘴认错但说不出话”的卡顿,是生理反应,是那种贪官在垮掉前,心脏砰砰跳,舌头打结的真实反应。
那场戏我看了两遍。第一次看是剧情紧,第二次看就专盯他那张脸,越看越服气:
这才是能演得出“心虚”的人。
所以你看,有些人是剧本拖了他,有些人是他把剧本拖成负分。
小人物的好,就在于他不想给你演“戏”,他想给你演“日子”
周德华演的陈有才,那种“我不是坏人,我只是想活”的状态,真是让人看得揪心。
他演自己打自己耳光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他太自责了”,而是:“他怕了,怕自己一软就帮了坏人,怕自己扛不住,但又不想烂到底。”
这种情绪你没办法教,你得自己生活里撞见过、挣扎过,才能演得出来。
观众为什么记住了他?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认识一个“陈有才”——那个明明不坏却总被推着走、最后只能靠着良心喘气的人。
演技不分头部尾部,只分你敢不敢把自己豁出来
你看朱元浩,你看周德华,你再看那几个“脸熟但演法太保险”的头部男演员——是不是一对比就心里有数了?
现在的观众早不是看谁演得大、谁台词多,是
看你能不能把“人”的毛边和刺演出来
。
你不能一直演“干净利落的人”,不能永远演“领导范儿”,观众不是没见过世面,他们更懂那种“心虚不敢看人眼睛、说话嘴瓢、崩溃前喊两句又强装镇定”的劲儿。
所以结尾我只想说一句:
谁在用力活成角色,观众心里都有数;
谁在套着人设混角色,也早晚要被淘汰。
这剧里真正留下的不是谁演主角、谁演反派,而是谁在用“碎掉的脸”演“活着的人”。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