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第二十六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开始征稿

时间:2025-11-26 15:46 0 9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标题:第二十六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开始征稿 华教中心欢迎各华校组织学生开展现场初赛

华教中心讯:
由中国侨联和全国台联主办,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快乐作文》杂志承办的“第二十六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现在开始征稿,本中心受委托在菲律宾全国征集作品,欢迎菲律宾华校与本中心考试部联系,并组织学生开展现场初赛。投稿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15日。

本届大赛旨在提高华人学生中文写作水平,坚定文化自觉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积极培育华人学生民族感情和国际视野,推动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促进者、民间友好的推动者。

本届大赛的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下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生,分为低龄组(9周岁及以下)、初级组(10-12周岁)、中级组(13-15周岁)、高级组(16-18周岁),允许低龄参赛学生向高级别组申报。各组别的主题分别如下

(一)低龄组:主题一《我最喜欢的一道中国菜》。中华美食里有着家的温暖。请选择一种最喜欢的传统食物(如饺子、粽子、汤圆、月饼等),写下和家人一起制作的过程和感受。开头用一句话告诉选择的食物是什么。接着介绍食材,它们有什么特点(摸起来的触感、尝起来的味道等)。写出制作时和家人互动的瞬间(如“面皮粘手,妈妈教我撒面粉”)。最后用比喻句形容做好的食物(如“饺子像弯弯的月亮”)。

主题二《我的家庭照片》。每张家庭照片都是会说话的时光机,可能记录了一次热闹的年夜饭,一次回国探亲的温馨团圆,或是成长中一次次的骄傲瞬间……快找出那张一看到就“穿越时空”的照片,和大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里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用“先……然后……最后”讲清事情发生的顺序,试着描述一个细节。回忆当时的心情,说说现在看到照片的感受是什么。

(二)初级组:主题一《我家的餐桌大不同》。餐桌是家的“文化博物馆”,广东的汤煲咕嘟着药材香气,四川的火锅翻腾着热辣滚烫,东北的铁锅炖飘着年的味道……美国的汉堡堆叠起热量炸弹,英国的炸鱼薯条包裹着海风湿气,中东的沙威玛旋转着香料烟雾……你家的餐桌是不是也画着美食地图、藏着文化密码?你和家人都爱吃什么?你家的餐桌上又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事?在美食中回忆家乡,在饭菜里看见世界!

主题二《名字里的故事》名字是家人赠予我们的第一份礼物。它或许源自成语典故、诗词歌赋;或许用以纪念某个特殊的时刻;又或是融合了中外文化的独特创意。请采访父母和长辈,探寻名字之中的秘密,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美好寓意或温馨趣事。

(三)中级组:主题一《舌尖上的“地球村”》。巴西大豆变成中国酱油,泰国香米做成寿司,饺子走进意大利餐桌,普洱茶配上英式甜点,唐人街的月饼改良出新口味……食物是最亲切的文化使者。请描述一种在海外“落地生根”的中华美食(或中外融合菜),透过味道的变迁,探讨文化交融的趣味与深意。

主题二:《跨越时空的对话——给……的一封信》。可选择一位中国知名人物作为收信人,通过书信与他/她展开跨越时空的交流。可以致古代先贤,触摸文明的温度,与张骞同走丝绸之路;也可以致当代楷模,聆听时代强音,与钱学森讨论“两弹一星”;还可以致传奇侨领,凝聚血脉力量,与陈嘉庚共话“嘉庚精神”。在对话中,你会发现:前人智慧仍照亮今天,而你的提问,将传承新火种迎接明天。请注意书信格式规范。

(四)高级组:主题一《数智时代的“天涯”与“比邻”》。唐代诗人王勃写下“海内存知已”时,可能不曾预想一千多年后的人们借助科技的力量,真正将“天涯若比邻”的诗意想象变为现实。然而也有人说,在虚拟社交的今天,“比邻若天涯”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请结合个人在虚拟社交跨境学习、数字消费等领域的真实体验,探讨数字技术如何重构人际关系与文化互动模式,在享受“地球村”便利的同时,思考如何在虚拟联结中守护人文温度,让科技真正成为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桥梁。
主题二《我的一次中国寻根之旅》。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根系,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传承。当踏上中国的土地,青砖黛瓦间藏着手艺的温度,历史场馆里沉睡着文明的密码,同龄人的欢笑中流动着共通的期盼。这场寻根之旅,或许是一次学手艺的笨拙尝试,或许是与一件文物的隔空对话,或许是和伙伴们分享文化记忆的温暖瞬间……请自拟题目,记录在旅程中感受到的文化印记、情感共鸣与成长感悟。

本届大赛必须由参赛学校统一组织开展大赛的现场初赛,并拍摄赛事过程照片。参赛作文限一人一篇,凡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参赛。参赛作文一律使用“大赛专用稿纸”,否则不予参评;参赛者必须根据稿纸上的要求认真填写个人的相关信息。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参赛作文须为原创,文责自负。不得抄袭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如在评奖后发现,将取消获奖证书,并向作者所在学校通报。

2026年1月1日至2月28日为大赛复审阶段,2026年3月1至31日为大赛终审及特等奖评选阶段。2026年4月初,大赛将公布获奖结果。2026年7月或8月,大赛将举办颁奖典礼。本届大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将对特等奖入围稿件进行终评,并结合线上限时写作成绩确定特等奖。主办方将向所有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如有指导教师但稿件中没注明的,不颁发辅导证书;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学生获奖的,取最高奖次颁发一张辅导证书。部分获奖作文将在大赛组委会会刊《快乐作文》杂志(含专刊)以及主办单位指定的媒体上择优发表。获奖学生、教师将有机会受邀参加大赛主办单位举办的颁奖典礼及相关学术研讨、夏令营等活动。

大赛评委会将秉持“公平公正”原则,独立评选获奖作品。大赛所有事项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请各华校负责人与本中心考试部负责人联系:李鹏飞主任(固定电话:82412906或82427860转108,微信:qingchun_wenzikong),郭春峰副主任(固定电话:82412906或82427860转122,微信:gcf130625)。本届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以本届大赛的名义,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名、指导等费用,均与大赛主办方和本中心无关。

微信图片_20251126154236_489_117.jpg
(图片说明)大赛海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