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8月21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太阳为何会剧烈爆发?70年之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5280
主题
155297
回复
18174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76
白露节气的小知识:“十样白”都有啥?
0/79
东西问丨戚勇强:北洋水师遗存为何会出现在英国?
0/84
东西问丨柯立德:一曲《茉莉花》,如何唱出“两种绽放”?
0/81
学者赵嘉鸿:以诗词为桥联结海内外同胞情
0/87
从抗战“以笔为帜”到AI智媒发展 海外华文媒体在滇论剑
0/78
世界华文传媒圆桌对话 探讨AI智媒时代华媒发展路径
0/70
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昆明举行
0/77
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升至33222亿美元
0/67
习近平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8月21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太阳为何会剧烈爆发?70年之谜终获解答
时间:2025-9-8 09:36
0
5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8月21日(星期四)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AI生成论文陷“思想抄袭”嫌疑,学术诚信红线面临新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不断渗透科学研究领域,完全由AI撰写的学术论文已从概念走向现实。然而,这类由大语言模型(LLM)驱动的“AI研究者”却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学术伦理问题,尤其是其输出内容中难以察觉的“思想抄袭”正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近期,一项由印度科学院团队开展的研究指出,多篇由AI工具生成的论文稿件存在实质性方法抄袭现象——尽管未直接复制文字,却重复了已有研究的核心思路而未予署名。该研究特别提到了由日本AI初创公司Sakana AI开发的“AI科学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从生成想法、编码实验到撰写论文的全流程自动化。尽管这项研究获得了国际计算语言学会议的认可,但也遭到“AI科学家”开发团队的强烈反驳。来自牛津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发人员认为,其系统仅存在文献引用不足的问题,而非实质性抄袭,并强调这仍是一项早期概念验证工作。
目前争议的核心在于缺乏对“思想抄袭”的统一判定标准。与传统文字抄袭不同,AI生成内容的方法重叠性、概念相似性和创新模糊性使人工和机器检测都极为困难。德国柏林工程应用科学大学学术诚信研究中心指出,LLM的本质是基于已有文本进行重构和生成,其输出结果客观上存在无法溯源的风险。
科学界呼吁,在积极推进AI科学研究工具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步构建相应的诚信验证框架,包括可解释的生成溯源、严格的人工审核流程以及针对AI论文的学术道德标准,从而在技术创新与学术诚信之间取得平衡。
《科学通讯》网站(www.sciencenews.org)
美国削减mRNA研发投入,科学界担忧下一代疗法受阻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近期决定终止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BARDA)旗下22项mRNA技术研发合同,引起科学界高度关注。此举虽主要涉及传染病领域,但科学界普遍担忧,这可能影响mRNA技术在更广泛治疗领域的发展势头,并削弱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尽管部分官员对mRNA技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提出质疑,但大量科学证据表明,基于mRNA的疫苗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起到关键作用,其快速构建和灵活适配的技术路径被证明具有显著优势。目前,mRNA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等多个前沿领域。个性化mRNA黑色素瘤疫苗在临床实验中显著降低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一些生物技术公司也公布了其在胰腺癌疫苗方向取得的积极进展。此外,该技术在HIV疫苗研发、罕见病治疗等方面也展现出潜在价值。
尽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仍维持部分mRNA领域资助,但政策不确定性已引发医药创新生态的忧虑。行业分析指出,稳定的科研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保持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至关重要。一旦出现支持力度下降,可能导致科研资源和产业布局向海外转移。
尽管面临政策不确定性,mRNA技术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仍被广泛认可。该平台技术的高度可编程性和快速迭代能力,使其成为应对新型传染病和复杂疾病的重要工具。美国科学界呼吁维持对该领域的持续投入,以避免错失重大医学突破机遇。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太阳为何会剧烈爆发?70年之谜终获解答
经过长达70年的理论探索与等待,人类终于首次直接捕捉到太阳大气中磁重联的关键证据。这项里程碑式的发现由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其直接数据源自美国宇航局(NASA)帕克太阳探测器(PSP)的突破性近日观测。此次探测不仅证实了存在数十年的磁重联理论模型,更将为空间天气预报精度的飞跃奠定基础。
磁重联是驱动太阳爆发的核心物理过程。当太阳等离子体中的磁力线断裂并重新排布,会瞬间释放巨大能量,触发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高能事件,这些爆发所产生的带电粒子与辐射可能严重影响在轨卫星、通讯导航及地面电网设施。
PSP于2018年发射,是人类历史上首个飞入日冕并对其开展原位测量的探测器。在2022年9月的一次近日点飞越中,它成功穿越一个正在爆发的大型日冕物质抛射源区。结合欧空局太阳轨道飞行器(Solar Orbiter)的远程成像,科学家首次将遥感影像与原位等离子体、磁场数据精确匹配,无可争议地证实了太阳大气中磁重联区的存在。
该发现具有重大科学与工程价值。它直接衔接了从实验室等离子体、地球磁层(通过NASA-MMS任务)到太阳尺度的磁重联统一图像,提供了模型验证所亟需的实测约束。下一步,SwRI团队将重点分析该区域是否存在湍流或磁流体波,以揭示能量耗散和粒子加速的微观机制。
这项成果标志着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进入一个新时代——从理论推测迈向直接探测。随着PSP继续抵近太阳,更多数据将助力科学家开发更精准的爆发预警模型,最终提升人类社会应对极端空间天气事件的韧性。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未来的量子芯片,可能不用稀土而用“几何”
近日,美国罗格斯大学-新不伦瑞克分校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期刊宣布,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特殊电子行为的新型材料——互晶体(Intercrystals)。该发现不仅拓展了人类对物质相的认知,更可能在量子计算、低能耗电子器件及可持续材料领域带来革命性应用。
区别于传统晶体和准晶体,互晶体通过将两层石墨烯以特定角度扭转并放置于六方氮化硼基底上制得。过程中产生的莫尔条纹结构,使得电子在材料中的运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从而诱发出超导性、磁性等常规材料中罕见的物理特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性调控完全通过几何结构实现,无需改变材料化学成分。
研究团队强调,这一成果得益于“扭旋电子学”这一前沿领域的发展。通过精确控制二维材料层间转角,科学家能够按需设计材料的电学特性,为功能性材料的开发提供全新路径。
互晶体的另一显著优势在于其环境友好性与可持续性。该结构可由碳、硼、氮等自然界中含量丰富、无毒的元素构建,摆脱了对稀土元素的依赖,更符合绿色电子器件的未来发展需求。
应用前景方面,互晶体有望成为构建高效率原子传感器、超低能耗晶体管和量子计算机核心组件的新一代材料平台。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原子级几何结构精确调控电子行为,我们或许能够实现整个电路的功能设计。”
这项突破不仅展示了几何序对材料物性的深刻影响,也标志着人类在材料设计领域正式从“化学调控”迈入了“几何调控”的新阶段。(刘春)
延伸阅读
全新蔚来ES8预售价41.68万起,电池租用方式购买下探至30.88万
今年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有哪些看点?“85后”亮相,尖端领域群星闪耀
出门问问2025中期业绩:总收入178.9百万元,亏损收窄99.5%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国际新闻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