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永远燃烧的东北抗联精神—微短剧《铁血英魂》即将开播

时间:2025-8-14 09:44 0 3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931年9月18日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此后,不到1年的时间
  日本侵占东北全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东北抗联将士
  在白山黑水之间
  在林海雪原深处
  苦战十四载
  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十四年浴血奋战
  十四年艰苦卓绝
  写不尽东北抗联的血泪抗争
  东北抗联精神
  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
  谱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
  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
  铁血英魂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吉林省广电局策划,与长影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制作的10集东北抗联题材微短剧《铁血英魂》,将于2025年8月15日,在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平台同步播出,铭记传承永远燃烧的东北抗联精神。
  导演手札
  在创作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零下四十几度的严寒,东北抗联战士弹尽粮绝、亲人离散,在深渊一般的绝望和困境中,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战斗到最后一刻?我想,是对理想信念的绝对坚定,这是一种极致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微短剧篇幅较小,如何在碎片化的叙事中传递好、表达好这种珍贵的精神,对我们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DSC0000.jpg


DSC0001.jpg


DSC0002.jpg

  以真动人。坚定的信仰并非一蹴而就,之所以热烈滚烫,是因为经历了艰难抉择和深思熟虑。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会恐惧、迷茫、痛苦。在拍摄过程中,我们格外注重对这些细微情感变化的刻画描摹,传递烽烟背后的真实呼吸,让英雄儿女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更具真实性,从而引发观众的精神共鸣。
  以小见大。微短剧不擅长渲染宏大的战争场面,那就在小细节方面下足功夫。剧中的每一件物品,《雪葬》里传递的玉米粒、《旗》中浴血的军旗、《最后一颗子弹》中父亲的口琴、《寻父》里模糊的照片,等等,都是剧组精挑细选的。我们的想法是,用一个小物件,引发一段故事,延伸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历史时空,从而展现一份壮烈,升华一种情感。
  编辑手札
  看到片花,突然想起一部小说《八月的乡村》。1935年由萧军创作,是比较早期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作品,出版后左翼文坛轰动。在后记中,萧军写到,“墨写的历史虽然有时可以被歪曲、消灭;但人民血写的历史是无法、也不可能被歪曲、被消灭的”。
  引用在这里,是对吉林省广电局策划推出这部微短剧的最好诠释——以影像之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缅怀英烈、镌刻不朽,让后来者永远铭记,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来之不易。
DSC0003.jpg


DSC0004.jpg


DSC0005.jpg

  回顾整个拍摄过程,数不清的探班、服务、指导、研讨、碰撞,以及那些脚踩长白山上厚厚积雪,反复取景,反复揣摩,不眠不休的夜晚,直到现在看到了最终呈现出的成片效果。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辛苦终有收获。
  影片基调是厚重的,底色是光明的。最后一集《寻父》,杨靖宇将军思念儿女,“在河南还有一双儿女,真想他们”“等胜利了,就好了”;孩子追随父亲,“爹是抗日英雄,他一直都在”。这是杨将军的儿女在寻父,也是后来者对英雄的追寻。英雄虽逝,浩气长存。
  对于这部作品的品质,我们充满期待。
来源:吉林省广播电视局
初审:熊一黎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