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让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更丰富(国际视点)

时间:2025-7-29 15:30 0 7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月28日,在埃及开罗的一座博物馆内,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古埃及文明展品。

人民日报记者 沈小晓摄

暑假期间,不同国家的孩子们或参与多种多样的技能课程,或体验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动。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学校和家长努力创造便利条件,组织各类活动,鼓励孩子们自由探索、发掘兴趣、增长知识、提升自我,过一个快乐且有意义的暑假。
德国——
阅读和体育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这个暑假,所有8到12岁的儿童只要持有公共图书馆借阅证,就可以参加德国柏林公共图书馆联盟联合柏林37家图书馆发起的“夏日阅读挑战赛”。
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六年级学生埃拉来到家附近的帕布罗·聂鲁达图书馆,领取“夏日阅读挑战赛”的集章小册子后,就开始了这个暑期的阅读之旅。“故事中的主人公拥有神奇的力量,如果你能施展魔法,你想做什么?”“这本书是否有某个角色让你想到你的朋友?如果是,讲讲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吧!”“如果书里的友谊是冰淇淋,那是什么口味的?”……埃拉每读一本书、听一本有声读物或看一部电影,都要回答一个有趣的问题,并获得一枚印章。只要读完3本书就可以参加抽奖,奖品中有埃拉心心念念的滑板。这项贯穿整个暑假的阅读活动,由“强化与创新项目基金”资助,该基金专门用来鼓励图书馆提出富有创新性、面向未来的项目。
暑假期间,德国的公立图书馆纷纷举办特色活动。比如,位于柏林北部的“水塔边图书馆”每周三专为低龄孩子开设户外故事会,孩子们可以躺在公园的吊床里听故事,还可以参与丰富的游戏活动。戈特弗里德·本图书馆每周三则开设手工作坊,每周五开办创意桌游。还有的图书馆专为十几岁的青少年提供创意写作工作坊,并举办孩子们的作品朗读会,等等。
阅读之外,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运动营也纷纷登场。由德国足协支持的地方足球俱乐部,如人气颇旺的拜仁慕尼黑青训营招收6到16岁的少年儿童,一周左右的营期集中训练控球、传球、射门、战术演练等,同时有选苗之意。德国田径协会下设的体育俱乐部开设青少年田径集训:跑步、跳远、铅球、障碍训练等,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还有一些包容性暑期体育项目,以运动为媒介帮助青少年突破自我,并以此促进社会融合。由“德国残奥滑雪女王”安娜·沙费尔胡伯创设的“无限可能”营地活动,面向14至21岁的青少年开放,每期24人,通常包括12名残障青少年和12名健全青少年,共同参加滑翔伞、大湖皮划艇、徒步等活动,学习如何增强自信心、责任感和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并锻炼社交技能。在这里,无论是否身有残障,都被鼓励挑战自我。“这就是‘无限可能’的意义所在——我真的很喜欢所有的挑战和任务。”参与过营地活动的瓦伦丁纳说。
埃及——
工作坊和体验班注重寓教于乐
暑假期间,埃及不少博物馆均推出各种各样的工作坊和体验班,以丰富孩子们的文化艺术体验。埃及博物馆推出一项针对12至18岁青少年的“木质饰面艺术”工作坊,介绍木质饰面艺术的历史及其与古埃及文明的联系,孩子们可体验和学习木皮加工和制作。儿童博物馆开展一系列艺术和科学工作坊、戏剧表演工作坊、娱乐和遗产工作坊以及人类发展工作坊。沙姆沙伊赫博物馆针对6至16岁的青少年推出17个教育和艺术工作坊,涵盖陶器制作、木乃伊艺术、象形文字书写等不同主题,向孩子们介绍古埃及文明和艺术等。
记者近日来到卡夫拉谢赫博物馆,看到孩子们在一张大木桌旁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学习雕塑艺术。卡夫拉谢赫博物馆暑假期间开设了雕塑工作坊。7岁的穆罕默德·哈桑兴奋地玩着黏土,“我喜欢用黏土塑造各种形状,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伟大的雕塑家。在这里还可以结识很多新朋友。”馆长奥萨马·法里德表示:“设立工作坊意在激励孩子们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动手技能,将自己的艺术理念转化为雕塑作品,寓教于乐。孩子们还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最终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博物馆部门负责人穆阿门·奥斯曼表示,这类项目有助于将历史、文化和艺术转化为生动活泼的互动体验,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民族归属感和文化素养。
除了博物馆,青少年中心、俱乐部等机构也开展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文化课程和文化研讨会,帮助青少年掌握更多技能。16岁的马哈茂德参加了一个技术课程,学习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选择这个课程是因为我对现代科技领域很有兴趣,渴望进一步探索。这类课程充实了我的暑期生活,让我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赫勒万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师侯赛姆·阿特夫说:“孩子们通过参与暑期课程探索新事物,开阔了视野,为实现人生发展目标打下了一些基础。”
泰国——
野外训练营磨砺意志和协作精神
假期期间,泰国初中学校大都会组织学生们到外府的训练基地进行封闭式训练。近日,记者走进春武里府武提亚学校师生们的野外训练营。
凌晨5点,天空一片漆黑,颂猜就起床了。他穿上灰色短袖上衣,戴上绿色肩章、青粉相间的领巾和贝雷帽,下身穿灰色短裤和粗线长筒袜,一条棕色皮带扎在腰际,再蹬上锃亮的棕色皮鞋,显得十分精神。
颂猜背着装有洗漱用品和换洗衣服的登山包,手里拿着一根木棍、一条多用途的绳子,来到学校操场集合。初中三个年级的同学整齐列队,喊着口号、迈着整齐步伐,前往呵叻府的山林进行为期三天两夜的露营。接近中午,车队到达位于呵叻府的野外训练营。在小队长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始搭建帐篷。首先寻找合适的树枝,在平整地块搭起帐篷的骨架,再用刚学会的绳索捆扎法固定结构,然后搭上帆布,营地就布置好了。
第二天,各小队来到教学点学习礼仪、打绳结、使用指南针、野外急救、野外生存等知识。老师讲得生动,同学们认真模仿,他们在树林中穿梭,体验各种野外生存技能。学生们需要过绳桥、爬悬梯、踩汽油桶、匍匐爬过铁丝网、长途行军等,每个项目都充满挑战。过绳索时,脚踩一根粗粗的绳索,手拉另一条绳索前进,稍不留神就会掉落,是对学生体力和毅力的考验。乘坐竹筏渡过湖面时,队员一起奋力划水,有的干脆跳入水中推着竹筏。“划水要注意平衡,也要协调用力,否则可能翻到水中,这需要团结协作精神。”成功通过湖面的吉滴说。
天渐渐暗了下来,各小队在篝火晚会上轮番表演节目,歌声、欢笑声在山谷间回荡。第三天毕业仪式上,武提亚学校校长蒂拉乐进行了总结:“训练提升了同学们野外生存技能、磨砺了意志,培养了纪律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
青少年假期封闭式训练营的经历是很多泰国人的共同回忆。泰国教育部前部长蓬普表示,参加野外探险活动可以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帮助他们培养纪律观、责任感,增强动脑动手技能和团结协作理念,激发内在动力,将来成长为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人。(记者 徐馨 沈小晓 孙广勇)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9日16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