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参悟拙与巧(人民论坛)

时间:2025-7-9 17:43 0 4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提起周敦颐,世人皆知《爱莲说》,但他这篇《拙赋》,质朴而深刻,道尽了一位大儒的为官之道和政治理想。
尤为可贵的是,周敦颐坚持知行合一,主张守拙去巧,以达成“上下安顺,风清弊绝”,从政亦不投机取巧,老老实实办事。当了几十年官,“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数百”,清正之风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交相印证,人格魅力流芳至今。其修身功夫和人生追求,当下仍值得深思。
拙,当然不是愚笨迟钝,恰恰相反,是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从老子有言“大巧若拙”,到《菜根谭》的“抱朴守拙”,再到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守拙,守的是赤子之心,去的是浮华伪饰,其中蕴藏着对规律的敬畏、对价值的坚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为“禾下乘凉梦”奋斗,杨善洲用22年将荒山染绿,黄大发率众36年在绝壁凿渠……如果说他们身上的共同点,“拙”恐怕是其中最鲜明的一个。为了胸中的远大志向,为了心中的至高无上,他们以生命为刻度去丈量事业,锚定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计成本、不论得失,花大力气、下“笨功夫”,终让平凡之事有了非凡意义,让血肉之躯化为不朽丰碑。
看似拙,实则巧。相反,一些看似巧的事,长远看,实则拙。比如追求政绩,图一时之名、贪一时之功,只做“短平快”的“显绩”,不做“长远实”的“潜绩”;再比如搞学术研究,坐不住冷板凳,想的是成名趁早,哪个时髦追逐哪个,甚至于以造假博取虚名。急功近利,常常吃大亏;耍小聪明,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热衷走捷径,到头来走的却是一条弯路。
守拙,并非“弃巧”。如果把“巧”定义为智慧的闪现、灵感的迸发,自然是多多益善。颇为典型的,是科技迅猛发展,赋能千行百业,生产效率提升,生活质量更高。巧思和巧劲,常常能突破局限,带来更多可能。创新与创造层出不穷,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才有了不竭动力。
华罗庚有诗云:“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掌握拙与巧的辩证法,人生的路会走得更稳、更远。屠呦呦团队为提取青蒿素,广阅古籍、遍访中医,这是拙的沉淀;在无数次实验中找到正确的提取方法,研究终获突破,这是巧的绽放。拙是势大力沉,巧是游刃有余,既苦干又巧干,加起来才是实干。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厘清拙与巧之辨,更有针对性。无拙之巧如无根浮萍,无巧之拙似蒙眼奔马。以拙诚之心锤炼过硬本领,以活学活用解决实际问题,必能“逢山开路”“见招拆招”,一路奔腾向前。(周珊珊)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9日 第 04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