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行走贵阳,听大数据与老厂房的奏鸣

时间:2025-5-28 13:56 0 13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贵州省贵阳市,有一新一旧两种“厂房”,勾勒出这个城市发展的脉络。

风机声不绝于耳,指示灯闪烁不停,在位于贵安新区的贵安超级计算中心内,服务器整齐排列,飞速运转,将算力源源不断输送到深圳、上海、湖北等地。“数据中心是算力的载体,通过配备不同的服务器、显卡等硬件设备形成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满足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场景。”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李悲鸿介绍。


位于贵安新区的中国联通(贵安)云数据中心机房。王剑 摄

数据中心是贵州新的“厂房”,它装着服务器,产生算力,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过去,贵州的大多数数据中心是“以存为主”,在全球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贵州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大型“U盘”。“智算”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底座,贵州抢抓“风口”机遇,推动数据中心由单纯“存储中心”向“存算一体”转变,加快培育以智能算力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国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数据中心是贵州新的“厂房”。樊利涛 摄

告别科技范的数据中心,走入繁华的老城区云岩区,“新印1950”文创园的独特魅力扑面而来。这里曾是贵州新华印刷厂的老厂区,保留的砖墙、展陈的机器,见证了它工业时代的辉煌。

2020年,随着企业发展、城市更新的需要,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印厂正式停产。废弃的厂区、遗留的厂房、闲置的资产应该怎样利用?“将工业遗产盘活,打造文化创意街区。”“新印1950”项目建设方现场负责人彭俊说。


“新印1950”文创园曾是贵州新华印刷厂的老厂区。王剑 摄

为保护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改造团队一开始便放弃了传统商业做法,计划将新印厂打造为“文化街区的标杆”,用接近一半的面积来作为休闲和文化空间,“在保留传统风貌和历史印记的同时,让年代记忆与现代潮流碰撞结合。”彭俊说。


在“新印1950”举行的国际青年城市路边音乐会吸引了大批观众。樊利涛 摄

如今,“新印1950”已经成为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新潮街区,红砖墙与梧桐树常让老一代市民想起早年的厂区生活,到此流连打卡;电竞、潮玩、首店经济吸引许多年轻人前来消费。夜幕降临,国际青年城市路边音乐会如约而至,市民游客围在一起共同歌唱,音乐成为跨越国界的纽带。


市民在贵阳观山湖公园跑步锻炼。陈斌 摄


百花湖让贵阳市民享受近处的“诗和远方”。李昊旭 摄

放眼整个贵阳,大数据跳动的字节与老厂房凝固的砖墙,常在湖山环抱中找到和鸣。高楼大厦林立的观山湖区,位于贵阳这座“千园之城”的核心地带,观山湖公园雅居其中。清晨,晨练的市民每每在鸟鸣、步道、树林中,开启充满活力的一天。“如此湖山天下无,天然胜景百花湖”,贵阳版的“千岛湖”百花湖更让市民享受到了近处的“诗和远方”。

贵阳,大数据与老厂房共同在大自然中奏鸣:宜居、宜业的活力之城,正在生长。(记者:陈隽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