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观沧海)
西周晚期的毛公鼎庄重古朴、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清雅端庄、苏轼《前赤壁赋》潇洒飘逸……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系列特展,众多中华文化珍品吸引观者如潮。有台湾同胞看完展览后直言“没看过瘾”,并希望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生生不息,台湾同胞对文化根脉的向往自然而深沉。“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
岁月冲不淡乡愁,海峡隔不断文脉。中华文化的参天大树,早已在台湾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浸润着台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文化联结是春节团圆饭桌上的守岁灯火,是清明寻根谒祖的慎终追远,更是中秋望月时对彼岸亲人的不尽思念,深藏于日常的岁月流转之中。妈祖慈悲、关公忠义、保生大帝济世,这些源自祖国大陆的信俗,在岛内香火不息。大陆各地的美食则化为最温暖的集体味觉记忆,将祖辈的故土印记融入台湾千家万户。毋庸置疑,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近年来,两岸以中华文化为纽带的交流正以更新潮、多元的方式蓬勃发展。大陆游戏《黑神话:悟空》、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在台湾掀起热潮;在社交媒体上,台湾青年分享着“新中式”穿搭;在台北街头,排队品尝酸菜鱼的食客络绎不绝……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体现在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文化品位、情感共鸣之中,任何力量都无法割裂这种血浓于水的文化联结。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理应携手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然而,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变本加厉图谋“文化台独”、限缩两岸文化交流,妄图斩断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消除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回望历史,即便是在日据时期,中华文化在宝岛的传承也从未间断。坚持学习中文,抵制更换日式姓名;成立诗社“栎社”,保存祖国文化、培养民族气节;发起“台湾文化协会”,坚守中华民族意识……残酷高压统治下,台湾同胞始终坚守民族认同,以各种形式坚持传承中华文化。令人不齿的是,民进党当局刻意淡化、否认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甚至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只提终战,不提光复”,妄图割裂两岸历史联结和同胞精神纽带。
史实凿凿,岂容抹灭。一路走来,中华文化早已是流淌在台湾同胞血液里的精神基因。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强行推行的“皇民化运动”没有磨灭台湾同胞的中华文化认同,民进党当局包藏“台独”祸心的“去中国化”行径更不可能淡化台湾同胞的中华文化基因。
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根和魂,是两岸关系中最天然的联结、最深沉的力量,也是最牢不可破的纽带。两岸同胞携手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打造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定能共同光大中华文化、共同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程 龙)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6日 第 06 版)
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