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证遭质疑,斯里兰卡学菲律宾,开始专盯中国游客?
以下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兰卡本地君原文章标题:签证“开放诚意”同遭质疑,斯里兰卡学菲律宾,开始专盯中国游客?
近日,斯里兰卡宣布暂缓对30多个国家实施免签,理由是与签证外包供应商存在合作争议,并随之撤销了与免签配套的强制电子签( ETA )入境政策,引发各界强烈不满。
该免签计划已搁置数月。今年7月,斯里兰卡曾宣布将免签范围从原本包含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扩大至40多个国家,意图进一步拉动旅游市场。然而,外界普遍认为此举过于“激进”:在经济尚未真正恢复、治安和管理体系仍在调整的情况下,放开门槛意味着风险也将随之涌入。
从搁置到宣布暂缓,官方给出的理由看似合作纠纷问题,但业内人士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可能与民众普遍反对过度开放有关。这种暧昧不明的态度,在菲律宾近期的电子签争议中也有所体现。
菲律宾电子签争议
11月3日,菲律宾宣布对中国开放电子签,强调“线上申请、快速出签”,仅需四天即可获批。此次调整被认为菲律宾为重振旅游市场,对中国游客重新敞开大门。近期入境的中国游客量明显回升。
然而,这份便利背后存在诸多限制——签证费用上调,入境口岸仅限马尼拉和宿务,停留最长14天且不得延期或转签。更令华人不满的是,入境审查区别对待。印度、越南等多国游客免签 30 天,中国游客需付费、交材料、严格审查,稍不慎就被关“小黑屋”。
多名旅客反馈,中国护照被重点抽查,一个航班上,至少有 10 名中国旅客被“盯上”。总能让海关找到罚款理由:行程单不符、酒店太少天、签证有续签记录……此外,索贿潜规则依然存在,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比索。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相比泰国、马来西亚免签真心迎客,菲律宾是“又想要又怕给”:既想享受中国游客带来的流量红利,却又不肯真正放低身段。
两国暴露的共性问题
这就和斯里兰卡很像,也想靠旅游和BC带动经济,看似开放,一旦涉及风险,又会突然“变脸”。政策来回摇摆,最终受影响的永远是外来游客和投资者。换句话说,国家需要旅游收益,但又担心放开太多引火烧身。
多名在斯里兰卡的华人同时反映,当地海关也有类似菲律宾针对中国旅客的行为:只对中国人索要小费,并严格抽查行李和违禁品。政府一边欢迎中国游客,一边却又“吃拿卡要”。
斯里兰卡和菲律宾需要旅游回血无可厚非,但“开放”不是只靠免签,把门敞开就能吸引人。真正决定游客是否愿意来的是安全、稳定、透明、可预期。只有当这些稳定下来,两国依靠旅游业实现经济复苏才更有底气。
了解更多斯里兰卡一手资讯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兰卡本地君
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