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鹏:菲律宾出台《反POGO法》——彻底斩断离岸BC
(原载于《菲律宾商报》)
2025年10月25日,当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在12312号共和国法案上签下名字后,正式宣告离岸BC业(POGO)在菲律宾全境非法之际,一场多年博弈终以法治的胜利落幕。
这份经国会两院充分审议通过、总统签署生效的《反POGO法》,标志着菲律宾对BC产业的治理正彻底转向法律主导的深层治理范式。
法案立法的理由是:国家认识到,维护和平与秩序、保护生命、自由和财产以及促进普遍福利对于享受民主至关重要。国家同样重视每个人的尊严,并保证充分尊重人权。
客观地说,菲律宾与POGO(离岸BC)的斗争并非始于今日。
2024年初的总统行政令虽已展示政府决心,然仅依靠行政命令犹如利剑锋芒,虽显威力却根基不稳。
作为庞大经济体的灰色产业,其转型或取缔如缺少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支撑,往往陷入“驱逐——回流——再驱逐”的循环漩涡,特别在菲律宾这块官员腐败的土地上。
而立法程序的完成,才真正构建起坚固治理框架:它将零散的政策宣示升华为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及稳定性的法律条文,为监管机构赋予清晰的权责,为执法行动奠定无法撼动的基石。
回顾POGO在菲律宾的发展史,堪称一部表面“繁荣”而背面却藏着血色账单。
这个行业无疑为大量恶性犯罪提供温床:
以“高薪工作”为饵——大量东南亚劳工被骗入BC公司“做牢”;
系统性洗钱——BC平台成为赃款漂白的重要渠道;
网络诈骗重灾区——依托BC业构建庞大欺诈产业链;
绑架、凶杀——频繁发生于公司及员工乃至社会间。
菲律宾国家警察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与该行业直接相关的绑架勒索案件激增近200%,还有多少涉及外籍人士的恶性案件未公开披露。
《反POGO法》精准切中这一病灶——它不是单纯封停某一业务形式,而是通过全面清除该行业土壤,釜底抽薪阻断其组织化犯罪的资金链与活动空间。
法律层面的根本性清算,意味着打击力量将由临时任务队转变为常态执法体系,切断利益输送网络。
随着该产业逐步退出,其长期占据的土地、通讯资源将回归社会民生。
更重要的是,此举重新树立法律与社会治理的绝对权威——法治利剑斩断的不仅是黑色产业链,更是对“犯罪红利”的沉默纵容。
菲律宾的“全面禁止”策略亦是对区域的警醒:任何忽视监管代价与治理成本,仅着眼于短期财税利益的发展模式终不可持续。
全球灰色产业转移具有强流动性的趋势下,国际协作与情报共享机制必须加速健全。
跨境犯罪的蔓延要求治理方式升级,唯有国家意志决心与国际协作相结合,才能有效清除这盘踞在合法经济缝隙中的巨型毒瘤。
菲律宾以立法之网缚住离岸BC产业的暗影,展示了法治文明对抗有组织犯罪的坚定力量。
在东南亚乃至世界范围内,这场“POGO清零”行动已作为重要法律治理范本载入历史。
当法律的光辉照亮经济每一个角落时,阴影便无处遁形。
		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