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今日回避上映《731》,是因为日本给的这8000亿吗?
【菲龙网专稿】今天开始,中国电影《731》将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这是继《南京照相馆》后,又一部揭露日军二战期间在华暴行的作品,预计将再次引发国际舆论关注。然而从官方发布的全球首映排期来看,菲律宾没有位列其中,连coming soon也没有,看来至少是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推介意向。菲律宾和中国一样,同样是曾遭受过日军实施活体解剖和大规模屠杀的国家。引入这类影片,不是要去渲染极端的仇恨,而是可以共同缅怀历史、展望未来。同样作为二战被侵略国的菲律宾,本来是可以共情的受害者角色,为何反而在今天,对这类影片选择了保持沉默和回避的态度呢?
战火下的惨剧:被遗忘的“马尼拉大屠杀”
在国际舆论中,南京大屠杀广为人知,但同样震惊世界的“马尼拉大屠杀”却鲜有人提起。1945年2月,日军在仓皇撤退前对菲律宾人民疯狂实施屠杀,仅一个月内,便有超10万名平民惨遭杀害,约占当时马尼拉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历史资料记载,日军当时在马尼拉制造了无数惨案:2月5日,日军勒令城中男女分开排列街上,将男子用机关枪扫射,将女子肆意强奸后射杀,用手榴弹炸死来不及逐一杀戮的无辜百姓,整个马尼拉尸横遍地。就连最无辜的儿童,也被其诱骗至餐厅再用手榴弹炸死,更不要说成千上万被活活烧死在教堂和学校里的民众。
除了屠杀之外,日军在菲律宾同样进行过活体解剖实验。2006年,日本二战老兵——驻菲日军海军军医部队成员牧野明,首度揭露日军在菲律宾棉兰老岛犯下的活体解剖罪行。他曾按照命令,被迫对约30名战俘和平民进行活体解剖,包括切除四肢、缝合血管、腹部解剖。
这些实验打着“训练军医”的幌子,每隔数日就秘密进行一次,直至美军登陆前夕才停止。牧野明保守了这个秘密60多年,晚年因悔意而公开证词,揭开了日军在菲律宾犯下的又一层惨绝人寰的罪行。BBC、CNN等国际媒体报道后,在海外曾引发轰动。然而在菲律宾国内,却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反响。
同样,“慰安妇问题”也仍是菲律宾社会尘封记忆中的一道伤口。二战期间,约有上千名菲律宾妇女在日本占领时,被强征为“慰安妇”,遭受难以言说的身心折磨。她们在1990年代陆续站出来,公开自身遭遇,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并提供赔偿,但始终未获正面回应。菲律宾慰安妇组织 Lila Filipina 及“菲律宾祖母联盟”等团体持续发声,强调这一历史不容抹去。
2017年底,菲华社人士与相关团体在马尼拉罗哈斯(Roaxs)大道竖立了慰安妇雕像,但仅四个月后便在日本方面持续施压下遭拆除,引发强烈争议。此后,民间团体多次集会、游行,要求政府保护纪念设施、推动立法、将慰安妇历史纳入教材,并敦促日本承担责任。然而,在菲日关系趋于紧密的大背景下,这些呼声往往难以真正改变国家层面的政策。
这些事实都说明:菲律宾绝不是战争中的“旁观者”,而是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直接受害者。令人困惑的是,这样的惨痛历史,为何在菲律宾被渐渐淡忘?答案要从战后日菲关系的重建谈起。
战后的“遗忘”:宽恕还是交换?
1956年,菲律宾与日本正式签署《日本菲律宾赔偿协定》和《关于经济开发借款的换文》,日本承诺提供5.5亿美元的赔偿与经济援助,这笔资金成为菲律宾推行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冷战格局下,菲律宾在美国阵营中需要盟友,日本的“回归”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机遇。
自此之后,日本不断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投资和贷款支持菲律宾,逐渐成为菲律宾最大的援助国和主要经济伙伴。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菲律宾的机场、公路、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中,都留下了日本资金与技术的印记。
与此同时,菲律宾官方开始对历史问题逐渐保持克制。即便是马尼拉大屠杀70周年纪念活动,政府高层也鲜少出席。对比中国、韩国不断要求日本正视历史的坚定态度,菲律宾更像是主动选择淡化战争创伤,以换取经济与政治的现实利益。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有一句说辞:“我们并非忘记过去,而是宽恕过去。”但在菲律宾的现实语境中,这种“宽恕”,更像是一种不得不接受的“交换”。
当下的考量:8000亿援助与地区合作
进入21世纪,日菲关系更加紧密。日本不仅是菲律宾最大的投资国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2023年,日本宣布未来向菲律宾提供6000亿日元的资金援助,涵盖铁路、港口、防务等关键领域。对于马尼拉而言,日本不仅是经济伙伴,也是“战略盟友”。
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像《731》这样的影片在菲律宾上映,无疑会引发社会对历史的回顾,甚至可能影响到当下的菲日双边关系。尤其是在前一阵,中国上映《南京照相馆》后,日本紧急开展海外多国游说,担心“影响日本国形象”,菲律宾大概率是不愿意在电影的问题上淌这滩浑水,得罪金主。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消息是,菲律宾财政部前几天刚刚宣布,日本将通过官方发展援助追加支持菲律宾价值超过8000亿比索的基础设施项目。这是在近期菲律宾防洪腐败丑闻频发,韩国总统李在明宣布要叫停对菲律宾贷款项目的背景下,日本政府超级“心大”的一种震撼性表态。个中缘由,实在耐人寻味。
遗忘背后的危险
马尼拉大屠杀的幸存者们曾多次呼吁,不要让历史被彻底遗忘。但他们的声音在经济合作和外交利益的浪潮中,显得微不足道。随着时间流逝,幸存者逐渐离世,年轻一代菲律宾人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
这种“共同遗忘”的状态,对未来极为危险。正如一句警示名言所说:“忘记大屠杀,等于再度屠杀。”没有正视,就谈不上真正的宽恕;没有记忆,历史的悲剧就可能重演。
但是,就算官方再怎么努力避免涉及战争罪行的敏感议题,将其排除在公共舆论场之外,但历史就是历史,真相就是真相。真正的友谊,不应建立在遗忘之上,而应建立在对历史的共同记忆与警醒之中。唯有如此,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