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管理员8 发表于 2025-9-2 22:47

Hi财经丨多地竞逐“未来产业”,特色赛道显活力

从AI智能体的迭代升级,到深海探测技术在部分领域领跑,再到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量产,未来产业正加速成型。据悉,未来产业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9/2/fa32e372-f29e-4911-b40a-6e930e6c9777.png?id=23f769bd-a22e-4825-b87b-7db4a20e7bd6
小朋友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观看机器狗。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近期,多地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例如,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计划》。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告诉人民日报海外网,“在传统支柱拉动趋弱、转型任务紧迫的当下,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加法’。看准赛道、加速转化,既能填补产业空白,形成新增量,也能把区域的科创优势转成实打实的竞争力,这正是各地抢抓布局的内在逻辑。”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期,未来产业的高成长性可弥补缺口、重塑竞争优势。全球高科技产业的激烈竞争也促使我们必须加快部署未来产业。正因如此,各地把未来产业作为培育新增长点、开辟新赛道、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所主任魏翔向人民日报海外网表示。
政策层面的举措,为未来产业长远发展锚定了前行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在此背景下,多地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在不同赛道上加速探索、精准发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未来产业发展态势。北京发力建设“人工智能第一城”,孵化出我国第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第一个AI智能体。在深海开发领域,青岛拥有省级以上涉海科创平台60余家,驻青高校院所在深海观探测、深海矿产开发、深海生物资源开发领域的有效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安徽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突破,今年1月至5月,安徽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未来产业推进仍需在现有的特色基础上优化路径。”魏翔建议,地方应强化与本地产业链协同,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集聚资源,筑牢未来产业基础研究与优势环节。创新是未来产业的核心,还需以自主创新与具体容错机制为支撑。
董煜则表示,“当前未来产业技术路线与模式尚未明朗,各地多样化试探十分有必要。即便同一赛道,因产业、人才基础及转化路径差异,不同地区也会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形成错位竞争。”他认为,“因地制宜”的“地”是本地系统能力圈,需用好本土要素,结合跨区引才、云端协同等加速创新转化。(海外网 穆瑀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Hi财经丨多地竞逐“未来产业”,特色赛道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