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权报告:菲仍存司法外杀
世界日报:美国国务院在2024年度菲律宾人权报告中指出,尽管菲律宾近年出现里程碑式的司法判决,确认直言批评者与异议人士的权利并加以保护,但整体人权状况仅有些许改善。
该报告于8月13日上午发表,并称最高法院裁定“扣红帽子”(即恶意指控某人为菲共叛乱分子或支持者)属对个人生命、自由或安全的威胁,这是一项积极进展。
报告也赞扬去年撤销对前参议员、人民自由党众议员莱拉•黎利玛的政治动机案件,以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媒体人玛丽亚•雷萨在多宗逃税案中被宣告无罪。
然而,报告强调:“尽管有这些及其他积极进展,该国的人权整体状况并未出现明显、可持续且系统性的改变。”
美国国务院同时指出,司法外杀、失踪、专断逮捕或拘禁,以及对表达自由的侵犯(包括新闻自由)和针对劳工领袖的持续威胁与暴力,仍是菲律宾持续存在的人权问题。
报告称,虽然司法外杀案件数量较以往有所下降,但发生频率仍令人震惊。这些案件主要由警方执行,亦有其他安全部队涉入。报告引用菲律宾大学(UP)“DAHAS”计划的数据指,即使在杜特尔特政府卸任后,有关毒品的杀人案件仍在发生。2024年1月至8月,共有266起与毒品相关的杀人案件,其中三分之一与现政府反毒行动的执法人员有关。
人权委员会对该年度前七个月的调查也显示,警员涉及“司法外杀或政治动机杀人案”。在其调查的32宗EJK案件中,有11宗据称由菲国警人员执行,其余与军方或武装团体有关。
报告并表示,“由于对过去与当前滥权案件的检控有限,其他安全部队及中央与地方文官依然享有有罪不罚的状态”,这一点仍令人严重关切。
在新闻自由方面,报告指出,虽然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总体上获得尊重,但自我审查现象普遍,因担忧“政府干预”或更严重的暴力报复。
报告强调,新闻从业者面临来自部分政客、政府当局及有势力私人的骚扰与人身威胁,一些人甚至遭到暴力攻击,而部分旧案至今尚未破案。
劳工领袖同样难以幸免,报告点名指出,针对活动人士的绑架与监视仍在发生,其中包括威廉•拉里奥沙,他在去年据称遭军方人员带走,此前其位于武纪伦的住处曾多次遭当局造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