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化解邻里争端,中国是信得过的和平使者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30/27b6ad13-6bf9-489b-b08a-af5f4752b5e1.jpeg?id=4d7592af-b829-4f9e-afe4-b2d28b021b81资料图:这是7月2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拍摄的泰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新华社发(万坡摄)
“我们对当前事态发展深感担忧,希望双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问题” “中方希望双方本着善意相向而行,通过友好对话协商妥善解决问题”……自柬泰边境冲突发生以来,中国秉持公正公允立场,为推动降温缓局发挥建设性作用。7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称,柬泰28日达成停火共识“为推动平息事态迈出了重要一步”。柬泰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国将同柬泰等各方保持密切沟通,根据柬泰双方意愿,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做工作,为巩固停火共识发挥建设性作用。
柬泰本轮冲突根源在于两国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柬泰存在多处领土争端,双方领土争端焦点之一是位于柬泰交界地区的柏威夏寺。海牙国际法院1962年裁定该寺归柬埔寨所有,但柬泰两国对边界部分地区领土归属依然存有争议。7月16日,3名泰国士兵在边境地区被地雷炸伤。泰方指责柬方违反《渥太华禁雷公约》,柬方则指责,泰国士兵未经允许进入柬主权区域巡逻,触发战争遗留地雷。7月23日,泰国陆军发布通报说,泰方巡逻队当天下午在边境巡逻时再次遭遇地雷爆炸。以此事为导火索,柬泰之间发生新一轮冲突。在柬泰边境冲突第五天的7月28日,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马莉淑洁达表示,从边境省份撤离的柬方家庭已增至39828户,涉及134707人;共有600所学校关闭,约15万名学生和6000名教师受影响。泰国总理府7月2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泰柬边境冲突已造成泰方14名平民丧生和8名士兵阵亡,另有37名平民受伤,事发边境地区已疏散共计139646人。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朱振明认为,从历史来看,柬泰边境冲突背后有着复杂的渊源,绝非“一日之寒”,而此次双方冲突升级还在于叠加了两国国内政局因素,使局势比以往更为复杂。
秉持公道公允立场,中国为推动柬泰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柬埔寨和泰国都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中国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柬泰和睦相处发挥建设性作用。朱振明认为,中国深刻理解邻国之间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始终认为柬泰两国的分歧应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反对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行为。不论是在本轮柬泰边境冲突爆发伊始,还是在冲突扩大后,中国都没有偏袒任何一方、没有拱火浇油,而是从亚太和平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劝和促谈,推动紧张局势降温。这不仅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外交担当,也再次印证了中国始终是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坚定维护者。正是中国这种不偏不倚、公道公允的立场,赢得了柬泰两国的信任与尊敬。7月28日,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和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特别会议后进行的简短发言中,均对中国政府参与调解表示感谢。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此前更是评价称,“在柬泰边境冲突问题上……感谢中方劝和促谈的积极努力。”
中国始终是国际社会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风起云涌的亚太,中国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正义力量,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让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携手各方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重要动力。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派出政府特使同相关各方广泛接触,为推动重启和谈、恢复和平积极作为;在巴以问题上积极劝和促谈,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中国还积极斡旋缅北和平,支持缅甸政治和解和转型进程,积极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积极开展国际协调,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朱振明认为,在国际关系剧烈变动的当下,有的大国热衷军事扩张、阵营对抗,而中国始终坚定奉行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不谋求霸权、不搞强权外交、不干涉别国内政,始终主张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矛盾,成为动荡世界中难得的理性力量。
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不仅是发展合作的引擎,更是维护和平的“压舱石”。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姿态参与地区事务,发挥“稳定器”与“劝和者”的角色,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平和发展贡献更多稳定动能。(海外网评论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