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管理员8 发表于 2025-7-22 22:51

【侠客岛】锁厕千日,用厕一时?

近日,有媒体曝光称,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一些新建的农村公厕成为摆设——长期挂锁关门,不允许村民使用,村民只能继续用脏乱差的老旧旱厕。
这批新建的公厕有23个,耗资200多万,记者实地采访的几个村,都未正常使用。
这不免让人诧异:新建公共设施明明是给人用的,而且人有“三急”,这东西竟然锁门不让人用,道理何在?
村里的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些厕所不是不开放,而是等村里举办活动时再开放;因为使用公厕会产生维护成本,加上“村民的素质问题”,所以锁闭新建的公厕,省去后续清理的麻烦。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22/6eba98fa-2966-4642-9435-da6db81dfc9a.png

(图源:央视)
嘿,这可真是锁厕千日、用厕一时,典型的懒政做法。
经媒体曝光,当地很快发布情况通报,称对全县农村公厕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切实把资金、人员、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到位,确保农村公用设施正常开放,同时县纪委监委对相关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去年5月,云南迪庆州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一起就是香格里拉市城区部分公厕“建而不用”、成为摆设,不能有效解决居民如厕难的问题。
既非个案,说明背后有相似的行政逻辑,尤其是经济因素考量。
在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看来,农村公厕的管理和维护是成本,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这要靠村集体。根据调研经验看,不少村集体没有足够财力支撑农村公厕管理维护。政府投入的资金基本流向了农村公厕建设,实际的管理维护责任则落在村集体身上。尽管会有补贴,但比起繁重的清扫任务,补贴就显得杯水车薪。
吕德文举例称,现在农村的垃圾转运、街道清扫等体系比较成熟,但在一些地方,公厕管理确实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清扫厕所需要增加人手,新修的公厕设备也得经常维护。长期缺乏资金,导致许多新修公厕要么用后没人管,变得脏乱差;要么锁起来不让用,成为面子工程。
破解这样的难题不能只靠村集体。政府在资金规划和投入时不能只关注建设,应将后期管理和维护纳入统筹考虑,留出管理维护资金;村集体也应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引导村民爱护公厕设备、维护环境干净,并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模式,鼓励村民参与日常清洁维护,群策群力。
吕德文建议,不妨因地制宜,规划好公厕的建设和管理。一些村子常住人口不多,是否有必要大量新建公厕?如何更好地匹配公厕数量与人口需求?需要有更长远、精细的考虑,把财政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这样,才不至于耗资百万、建而不用,把本来是为民服务的实事办成形式主义盆景。
文/若水
编辑/绫波、云歌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侠客岛】锁厕千日,用厕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