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管理员8 发表于 2025-7-22 15:29

忆我心中的一位中国英雄(我和中国的故事)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22/29061c17-9bea-40c5-84ad-f0f74b238acc.JPEG

作者和卢彩文老人合影。
作者供图
英国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勃朗宁曾写道:“我是怎样地爱你?让我逐一细算。”谈到中国,这句诗最能表达我的心中所感。如果要细数对中国这个不可思议国度的热爱,我可以聊上很久很久。
回忆起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10余年时光,一幕幕美好的画面在脑海中飞速闪现:在北京弯弯曲曲的胡同里听老人们“侃大山”,在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为古老文明所震撼,在哈尼梯田边捧着云南米线大快朵颐,在甘肃敦煌的月牙泉边抖落衣袖里细碎的黄沙……而所有这些令人倍感珍惜的场景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张的笑脸——热情的、羞怯的、坦诚的、坚毅的。无论走到哪里,迎接我的总是充满善意的面孔。我想,真诚友好的中国人民,才是我爱上这片土地的真正原因。
他们当中最让我难忘的一位,是卢彩文老先生。我与他是在2019年云南腾冲的一次活动中结识的。尽管那时老先生已年逾九旬,但仍风姿矍铄、双眸明亮,他传奇的经历更是瞬间就吸引了我。老先生是一位战斗英雄,他成长于中国近代史上一段至暗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大地肆虐,甚至威胁要占领整个中国。日军入侵滇西后,实行“三光政策”,年轻的卢彩文曾多次目睹种种惨剧。老先生告诉我,当时他初中尚未毕业,仍毅然选择考取军校、加入中国远征军,“国家有需要,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靠着一股子爱国劲儿,我们都想早日走上战场”。
老先生随着中国远征军进行了一场又一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提到发生在1944年的腾冲战役时,他的情绪总是格外激动。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中国远征军以阵亡9168人的代价,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回忆起当时在身边不断倒下的战友,老先生的双眼饱含泪水,声音也因悲伤而颤抖:“在来凤山,日本人攻破了我们的防线,我们的战士们迎着敌人的炮火,以血肉之躯一寸一寸地爬上山坡,重新夺回战略优势。”如今,来凤山脚下的国殇墓园安葬着当年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将士。老先生告诉我,每隔几天他就会去墓地献花,以寄托对战友们的哀思。
听着老先生的讲述,我的思绪自然地飘向了另一个长久以来震撼着我的场景——在卢彩文于敌人炮火中艰难爬上来凤山的1944年,万里之外的意大利,我的祖父阿尔弗雷德·纳什也在抵抗着纳粹德国的攻势,冲向卡西诺山。卡西诺战役在欧洲的战事中非常关键,而腾冲之战的胜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滇缅战场的胜利。两场战役各自的惨烈程度都十分惊人,也更加凸显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和人民的顽强意志。
卢彩文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中的一位,他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民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保家卫国的奉献精神,为捍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看来,史学界尤其是西方史学界,对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作出的贡献研究并不充分。正是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将日军主力始终牵制在中国战场,极大削弱了日军能够用于太平洋战场作战的兵力,为同盟国提供了重要的斗争空间,以集中精力击败纳粹德国。历史应该记住卢彩文和他的战友们,铭记他们为将世界从法西斯手中解救出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不久前,我得知卢彩文老先生于去年年底离世,感到非常悲痛。在沉痛哀悼的同时,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卢彩文老先生与我过世的祖父并肩站在一起的画面。我想,两位为捍卫人类和平的伟大事业而奋斗过的老人如果相识,一定会成为挚友。我的祖父会像我一样,认真地聆听卢彩文的故事,而他们的眼里,也都会闪烁着一样的光芒——那是对残暴法西斯的永不屈服,以及坚定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性之光。
【作者:(英国)克里斯·纳什英中了解协会前主席)】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2日17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忆我心中的一位中国英雄(我和中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