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经贸合作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5/7/3931fa30-1a40-4a95-a6d1-515b6d58cc4f.JPEG4月1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人们在宇树科技展区观看机器狗演示。
新华社记者 张 帆摄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5/7/05ae08fe-94ea-4112-bd69-03d8b8e30de5.JPEG
3月底举行的匈牙利车展上,中国企业推出的纯电新能源跑车成为展会亮点之一。
人民日报记者 刘仲华摄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5/7/58342340-9a13-40ba-aa83-82ead951abbe.JPEG
在中国企业承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一侧,当地民众拍照留念。
人民日报记者 刘仲华摄
5月6日,习近平主席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欧盟是全面战略伙伴,也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双方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1/3,贸易体量超过全球贸易1/4。中欧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世界贸易组织的坚定维护者和支持者。建交50年来,中欧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不仅惠及双方人民,也令世界受益。在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中欧双方密切沟通、携手合作,有利于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中欧班列激发合作潜能
在波兰西部城市斯武比采,几十名工人正在MBB物流公司的流水线上分拣包裹,这些包裹在贴码分装后,将通过传送带运至货车车厢里。24小时内,它们就会被送到波兰、德国的消费者手中。
成立于2010年的MBB物流公司,主要为亚马逊、亿贝和波兰最大电商平台Allegro等提供物流头程和尾程服务。依托中欧班列,MBB物流公司海外仓近年来不断扩大,在斯武比采及周边地区拥有8座仓库,面积达16万平方米,货物种类包括电子产品、机械零件、家居用品、五金百货等,一应俱全。这些货物来自近300家中国电商伙伴,一端依托着数千家中国制造企业,另一端连接着广阔的欧洲市场。
随着汽笛声由远及近,一趟渝新欧班列缓缓驶入德国杜伊斯堡港货运场站。龙门吊升降搬运,转运卡车往来不断……繁忙有序是这里工作的常态。杜伊斯堡港是中欧班列沿线重要站点之一,也是中欧班列在西欧地区线路最长、班次最多、运量和货值最大的节点,每周约有60列抵达,港口年处理货物超400万标箱。
“中欧班列既便利了欧中间贸易往来,也带动了杜伊斯堡的城市发展,大量中国企业投资落户这里。”杜伊斯堡市政府中国事务专员陶逸泊表示。
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越来越多样,业务形态也越来越丰富,“茶叶专列”“跨境电商专列”“小家电专列”“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等往来运行,更加精准对接目标市场消费者需求。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说,中欧班列以一种崭新的、互补的方式融合了欧中双方需求,其中重要价值之一就是激发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潜能。
绿色发展创造协同效应
晨光穿透薄雾,洒向广阔的匈牙利大平原。匈塞铁路轨道不远处,一排排鸟巢错落有致地筑造在岩土壁上,这里是崖沙燕的栖息地,约有几百只崖沙燕在此栖息。匈塞铁路修建过程中,中国建设者们倾力保护崖沙燕家园的故事,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匈塞铁路的建设过程,是中欧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缩影。中企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积极推进绿色与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打造可持续、高效、智慧型港口;马耳他德利马拉三期燃气电站经中企改造后,污染物及碳排放水平远优于欧盟环保标准,昔日“污染大户”变成“绿色先锋”;塞尔维亚科斯托拉茨电站二期项目将发电剩余的废料灰渣加工为混凝土原材料对外出售,不仅减少了扬尘,还增加了电站收入……一个个绿色项目、一项项绿色技术,助力欧洲地区绿色转型,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匈牙利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主任霍尔瓦特·列文特表示,“绿色”是中方与匈牙利在基建领域合作项目的主基调。“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发展领先,匈牙利从两国合作中受益匪浅。”欧洲政策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法比安·祖莱格认为,欧中贸易和投资合作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双方拥有共同目标,孕育着巨大商机。
“在全球面临经济复苏乏力和气候变化等挑战的背景下,欧中深化合作势在必行。”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经济学家米凯莱·杰拉奇表示,双方在可再生能源、绿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强合作,可以创造协同效应,不仅促进双方经济发展,还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双向投资促进互利共赢
今年3月,法国欧莱雅宣布在中国成立两大全新投资基金,聚焦中国美妆相关产业投资、孵化、科技创新合作;“五一”前夕,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宣布其在中国西部首个产业生态中心正式在成都投运,丹麦丹佛斯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碳中和工厂在南京正式启用……越来越多欧洲企业以实际行动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欧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11.7%。
敦豪快递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吴东明表示,欧中经济高度互补,产业链深度融合,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在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2024年核心业务板块表现强劲,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在欧洲市场动力电池销量实现同比增长,位于德国图林根的生产基地实现盈利;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合资生产新型电动汽车,让当地民众喜爱的汽车品牌重获生机……中欧投资合作不断拓展,尤其在新能源、绿色技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势头正劲。
看好中国这个“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市场”,宝马集团和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中国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中国市场的创新速度令人惊叹,“这里蓬勃的创新生态让我们能充分整合前沿科技”。
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认为,欧中企业始终展现出创新精神与强大韧性,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合作共赢,不断开创广阔发展前景。“在很多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欧盟应与中国加强交流,推动更多实质性投资合作。”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表示。
(人民日报柏林、华沙、布鲁塞尔5月6日电 人民日报记者 郭梓云 禹丽敏 牛瑞飞)
版式设计:蔡华伟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7日03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