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编辑部7 发表于 2023-7-27 11:50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微众银行探索数字普惠金融新“样板”|金融机构数字化调查(4)



微众银行ECC控制中心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深圳摄影报道
2023年,是深圳市武测空间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测空间公司”)创始人张小星进行创业的第八年。
武测空间公司是一家新兴测绘企业,致力于将自动化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应用于传统测绘巡查行业,其自主研发的轻量化实景三维数据展示平台meshseed,可应用于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城管查违、森林防火巡检巡查等领域。
谈及创业过程,张小星坦言也曾承受压力——与许多科创公司一样,在创业初期阶段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尤为重要。因此,张小星接触过一些银行的贷款服务,而微众银行“微业贷”是他用过最“特别”的一个。“线上提交好资料后,没几分钟就下款了,没想到这么快,一开始都有种不敢相信的感觉。”张小星笑着说起他和微众银行初遇的缘分。
与传统认知中的银行服务模式不同,微众银行并没有线下服务网点,所有的业务流程都转移到了线上,企业只需要提交对应资料,审核通过后一般当天就可以下款。
快速、流畅的放款流程背后是微众银行在营销、风控、贷后管理等方面数字能力的支撑。在创行之初,微众银行就构建了国内首个基于安全可控技术的全分布式银行系统架构,后续,该行不断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底层算法研究和应用开展攻关,并通过金融科技的全方位应用,初步探索出商业可持续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服务个人客户达3.7亿,小微市场主体超410万家。
数字小微金融服务带给客户的“特殊体验”
2010年,张小星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回国就加入了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可视计算研究中心。
这段工作经历让张小星发现了无人机对空间信息数据采集的良好效果,也为其积累了项目实施的经验,使其萌发了创业的想法。2015年,张小星从先进院辞职,创办了深圳市武测空间信息有限公司。
“真正开始创业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企业有现金流才能生存下去,而国内测绘项目回款周期很长。”张小星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忆起他创业路的初期阶段。


张小星向记者介绍创业历程
为保证资金周转,张小星先后接触过不少银行,也申请过几笔传统银行贷款,一般是1年期左右。但不同项目的付款周期是不完全可控的,银行贷款的审核和放款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两笔贷款之间的续贷可能产生“空档期”,如何保证这段时间资金的流动性成了问题。
了解到微众银行的企业金融产品“微业贷”后,张小星进行了尝试。“在手机上提交资料,线上就完成审核了,没几分钟就放款了,纯手机操作,不需要抵押。刚开始用确实有点不习惯。”张小星表示初步接触微业贷后,有客户经理与他进行了前期沟通,看他还是不放心,又来线下和他交流了几次,他才开始放心用款。
微业贷是微众银行推出的国内首个线上无抵押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具有无须抵押担保、无须线下开户、无须提供纸质资料、全自动、线上化、全天候的特点。企业主在线上平台完成企业和法人的身份认证后,授权微众银行合法合规查询征信、工商、税务、水电等数据,模型计算完成后,企业主就可以看到贷款的额度和利率。
“微众银行这种模式非常适合我们短期的资金周转,放款速度很快,随借随还,降低了累积的利息成本。”张小星介绍。
像武测空间公司一样的企业客户在微众银行的服务客群里并不少。据了解,截至2023年6月末,微业贷已辐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超41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申请,累计授信金额超1.3万亿元,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企业占客户总数超70%,超50%的授信企业客户系企业征信白户。
值得一提的是,武测空间还选择了微业贷担保套餐,通过深圳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中小担”)的担保,进一步降低其贷款成本。据介绍,该套餐属于微众银行推出的新型“政银担”线上化、批量化融资担保服务模式,深圳中小担正是微众银行合作的第一家担保公司,目前双方累计合作发放担保贷款达到38亿元,服务近3500家企业客户。
数字化精准营销、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数字化精细管理是做好微业贷的3个关键词。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微众银行智能化营销平台可以帮助其更精准地找到目标客群,降低了获客成本;另一方面,微众银行将企业主个人的信用数据和企业的经营数据合二为一,在贷前、贷中及贷后环节双维度全流程进行数字化风控;此外,微众银行还结合场景和客户的综合需求,主动为客户提供其生命周期所需的持续的经营管理服务。
基于“微业贷”的成功模式,该行还围绕国家科技创新的路线图和产业链布局,为科技创新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小微企业提供“科创贷款”金融支持。目前,微业贷科创金融已经在全国20个省及直辖市、200多个地级市开展业务,吸引近32万家科创企业前来申请,在深圳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有近五成的企业申请了微业贷科创金融服务,每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有1家选择微众银行。
科技优势为普惠金融服务筑牢“屏障”
线上化业务模式、迅速增长的客户量、较低的不良贷款率背后,是微众银行金融科技优势提供的坚实保障。
长尾客群客户量庞大、贷款金额较低、单户收入较低,对微众银行的成本结构和敏捷性提出了很大考验,如何兼顾“普惠金融”与“商业可持续”成了关键问题。
“普惠金融的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有别于传统银行的科技路线,同时采用无网点、纯线上的模式,来改变金融服务的成本结构。”微众银行科技创新产品部负责人姚辉亚向记者介绍起微众银行创立之初的路线选择。一方面,传统的IOE架构成本高昂,且源代码不公开,安全性存在隐患;另一方面,业内缺少可有效支撑亿级客户与海量金融交易处理需求的解决方案,市场亦难以供给可满足高敏捷、高可用和高弹性等创新需求的技术方案。于是,自建行起即选择“去IOE”架构,成为整个领导层的共识。
“成功研发全分布式数字银行系统架构,七分是倒逼,两分是情怀,一分靠幸运。”微众银行通过建立同城多中心多活架构,利用其高可用、高弹性、高扩展的特点,支持海量的客户规模及高并发的交易量,从而率先打破金融科技大容量、低成本、高可用性的“不可能三角”, 将单账户每年IT运维成本降低至2元,不到国内外同行十分之一的水平。该系统上线以来,实现了24×7无间断运转,实现单日金融交易峰值超8.4亿笔,产品可用率达到99.999%以上的系统处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红利、互联网红利时代的结束,正推动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去开展“数字化”探索。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6家国大银行和12家股份行的金融科技投入持续攀升,总计投入达1826.27亿元,同比增长8.36%;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提升至3.37%,同比提升0.25个百分点。
姚辉亚认为,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持续创新”是微众银行保持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设立了‘创新研发基金’,推动科技做前沿探索,”姚辉亚介绍,微众银行有50%以上的员工都是科技员工,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约达10%,科技在行内扮演着支持业务、赋能业务、引领业务的角色,“像我们银行的数字人、区块链等技术,不单纯是业务去带动科技研发,同时也可以通过科技去启发业务。”
组织的敏捷性也为微众银行的成长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在《分布式商业》一书中提到:“在错综复杂的新生态下,精准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敏捷胜于效率,效率的关键很大程度依赖于组织架构的灵活性。现在的组织架构趋势已渐渐从大团队的‘控制-命令’式转变为‘赋能-分布’式的多个敏捷小团队独立作战,唯有如此,才能在新生态下取得成功。”
“我们一个产品从提出创意到诞生,最快需要10天。”姚辉亚向记者谈起科技部门的工作模式,微众银行采用的是基于分布式组织管理形式,即与信贷、存款、企业金融及同业等业务团队对应,科技条线下设贷款科技产品部、存款科技产品部、企业及同业科技产品部等团队与之对应,每个团队皆自包含科技产品规划、需求管理、开发、测试和运维等职能,有效缩短沟通链条;同时,为了确保合规性和信息安全,科技条线成立了独立的科技管理部和信息安全部,在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实现产品快速上线和迭代的同时,降低了科技风险和操作风险。
微众银行的科技能力不仅服务于自身业务创新,同时也通过积极对外开源,为行业技术发展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微众银行对外开源项目达35个,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超过3500项。
其中,微众银行于2016年牵头发起国内第一家金融行业的区块链联盟——金链盟,并于2017年将牵头研发的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完全开源。目前,FISCO BCOS已支撑300余个产业数字化标杆应用,开源生态圈汇聚超4000家机构、超90000名个人成员,以及38家认证合作企业、400余名核心贡献者,成为最大最活跃的国产开源联盟链生态圈之一。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微众银行探索数字普惠金融新“样板”|金融机构数字化调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