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一直以来,我们都教育孩子要善良、要懂礼貌、要包容。可成年人都知道,善良≠老实。太老实的孩子,更容易吃亏和受伤;而没有界限感的善良和包容,只会纵容别人的恶。这绝不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初衷。
人生无法避免社交,父母也无法一直为孩子保驾护航。所以,与其孩子长大后吃亏,不妨尽早告诉他们这5句话,教孩子做一个既有“光芒”,又有“锋芒”的人:
1 对不喜欢的人和事,要勇敢说“不”
哈佛大学曾进行一项为期3年、针对1000多人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一个人如果能够学会合理的拒绝,就能减少90%以上不必要的麻烦。教孩子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其实是在教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守底线,不委屈自己。
国外有位宝妈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过一件事。她带着儿子去公园玩,一下子围上来6个男孩,要求她儿子分享玩具。孩子不知所措地将玩具抱在胸口,看着妈妈。她很淡定地告诉孩子,他没有义务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如果自己不想,直接拒绝就可以了。吃了闭门羹的那些孩子,转而来求她,也被她拒绝了。这个教孩子勇敢说“不”的分享,在网上获得了20多万的点赞。
也许,一开始说“不”,孩子会因为担心别人失望而惴惴不安。但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线,才不会让自己受委屈。有求必应,是让自己最受伤的“善良”。敢于拒绝的人,长大后才能收获更多自信和快乐。
2 面对索取,要学会“以攻为守”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得寸进尺效应」。
指的是,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别人微不足道的要求,
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
就可能会接受更多的要求,
甚至是越来越没有分寸的要求。
好友的女儿桐桐是个很乖巧的孩子,
有一阵子,好友发现给她买的新笔、新橡皮,
到了第二天总是会不翼而飞。
追问过之后才知道,
原来桐桐的同桌每次看到都会管她借用,
可借完之后从来就不还。
“她说如果我不给,她就不跟我玩了。”
孩子支支吾吾地说。
看着女儿乖巧又委屈的样子,
做妈妈的心疼不已。
当主动分享变成了索取之后,
孩子会在没有底线的容忍中,委屈自己。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勇敢不被欺负,
秦昊就曾经因为女儿米粒太善良而落泪。
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面对别人的索取,
不妨以攻为守地问:你拿什么跟我交换?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你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就必须要有付出,
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真正的友谊,是双向付出的。
如果对方只想着占便宜,
那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
3 被拒绝了也没关系
前不久,一位妈妈鼓励女儿说“没关系”的视频火了。女儿看见一个商场门口在发气球,她虽然很想要,但不敢去。妈妈就想通过演练的方式,让女儿能勇敢一点。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对话:“阿姨,我可以要一个气球吗?”“小朋友你真勇敢,送给你一个。”在演练了几遍之后,妈妈突然“拒绝”了女儿:“真抱歉,这个气球已经有人要了,所以不能送给你了。”3岁的小姑娘瞬间就变得十分沮丧,躲在妈妈的身后,默默流下了眼泪。委屈的样子,让人的心都要疼化了。
妈妈温柔地告诉女儿:“当你提出要求的时候,别人有可能会答应,也有可能会拒绝,这很正常。别人答应了,我们就说谢谢;如果拒绝了,那就说没关系,下次再尝试。”在妈妈的鼓励下,女儿终于大声地喊出了“没关系”这三个字。
被拒绝的滋味当然不好受,但它其实是人生的常态。谁也不能避免被拒绝,
孩子也一样。
告诉孩子,被拒绝了也没关系,
是在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建立高自尊。
4 面对霸凌,要有怼回去的勇气
有一项研究结果显示,64%的孩子在遭受霸凌之后,选择了沉默,他们没有反击,也没有向大人求助。可是,忍让能让霸凌的人停手吗?当然不会,反而可能会愈演愈烈。
《少年的你》中的胡小蝶,座位上被泼红墨水,她忍了;在厕所被同学欺负,她也忍了。忍到最后,万念俱灰的她走向绝境。
我们总对孩子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面对霸凌的时候,一味地退让只会把自己逼到绝境。面对霸凌,一定要教孩子勇敢地怼回去:
“这是我的,不许动!”“你再推,我就生气了!”“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向我道歉!”如果语言震慑不到对方,就用肢体还击,或求助大人。你越有界限感、越有“锋芒”,别人才会越敬畏你,才不会受欺负。
善良是很珍贵的,但没有长出牙齿的善良就是懦弱。所以,在教孩子温柔善良的同时,请不要忘记教他带点“锋芒”。有原则、有底线,敢于拒绝的人,才能收获别人的尊重,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从容,遇见更好的自己。
5 不必强求所有人都喜欢你
曾看过一部短片《态度娃娃》,艾莉是一个很在意别人看法的女孩。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她总是努力把自己的真实感受隐藏起来,尽力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她坚定地认为,“只要很有决心地笑,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于是,在“你好可爱”、“你人真好”的“夸赞”下,她那标志性的讨好式笑容,渐渐变成了形影不离的“面具”,再也做不回真实的自己了:别人打翻了她的鱼缸,她虽然很伤心,却笑着说没关系;好友评论她只会傻笑,她很痛苦,但还是选择了默默承受;虽然不想参加巡演,但她还是“笑着”站在了舞台上……
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会遇见很多人,这些人的喜好、性格、素养都不同。孩子们会收获一部分人的认同和喜爱,也必然会要面对另一部分人的质疑和否定。他们迟早要认清这个现实:好的朋友,值得用心去结交;而那些不同频的人,“失去”了也没关系。
不要奢求去讨所有人的喜欢。过度迎合别人的情绪,会让自己活得很累。我们心里的位置不多,要留给真正喜欢和爱自己的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