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用“Taikonaut”翻译中国航天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戴雨潇】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少将、王亚平上校和叶光富大校安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国航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自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但是细看外媒,对中国“航天员”的翻译却不一而论。中国航天走向世界,随之而来的宣传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今天就借此机会谈谈中国“航天员”的英语翻译问题。
三名中国中国航天员顺利出仓
一、星航人?宇航人?太空人?
从各大官媒的英文报道来看,用哪个词翻译“航天员”似乎没有定论。例如新华社依然在使用英文中的"astronaut"一词,CGTN和《中国日报》等媒体开始用“taikonaut”这个新造词来形容航天员。
中国官方媒体用不同的英文词汇形容“航天员”
“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àiKōng”和英文词汇“宇航员”“astronaut”的后半部分结合而成,意思就是宇航员的通俗叫法——“太空人”。据说在20多年前由马来西亚华人赵里昱发明。
英文中的“航天员”"astronaut"一词最早可以溯源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法国科幻作家J.-H.罗尼考虑到“航空工程”是aeronautics(希腊语的aēr“空气”加nautēs“水手”),那么不如用astronautics(希腊语的astron“星星”加nautēs水手)一词形容“太空工程”。
1930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罗纳德·琼斯开始在自己的小说中使用“astronaut”一词形容航天员。从希腊语词根来看,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在星星之间航行的水手”。
英文世界很早就出现了“航天员”一词,但是一直没能把人送上天空。直到1961年4月,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真正飞上太空的人类。苏联没有使用英文和法文的“astronaut“,而是另造了一个新词cosmonaut(космонавт),由космос(同样来自古希腊词根kosmos意为“天下”或“宇宙”)和навт(nautēs“水手”)组成,即“在宇宙航行的水手”。
1961年4月13日《纽约时报》对“cosmonaut”一词的报道《俄国人给他(加加林)造了一个新词》
目前世界上只有苏俄、美国和中国这三个国家有能力独立完成载人航天。苏俄和美国都各自用了不同的词汇称呼“航天员”,中国也理所应当单独造一个词。但我们是否应该接受“taikonaut”的说法并将其逐步推广甚至定为规范,我认为还需再议。
俄语和英语作为同属“印欧语系”的西方语言,一直存在大量借用希腊语和拉丁语词根的现象,因此astronaut或cosmonaut这些新词的创造符合这些语言内在逻辑。而中文从来就没有使用什么希腊语词根的传统,naut在汉语里不知所云,如此一来taikonaut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倒还不如直接使用tai kong ren的汉语拼音。
实际上“太空人”的称呼本来也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侨的口语叫法,一般不会出现在官方的报道和文件中,我国对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飞行的人员的正式称谓就是“航天员”。
这个词最早还是由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先生所造。在60年代前很多人用“宇航”一词来形容大气层外的航行活动。钱老认为人类在可见的未来只能在太阳系以内活动,“宇宙航行”有些夸大其词,于是在1967年正式提出可以使用“航天”一词形容大气层以外的飞行,大气层之内的飞行就是“航空”。驾驶载人航天器和从事与太空飞行任务的人就是“航天员”,延续了人民军队八大员的称呼。
既然“航天员”有如此丰富的含义,那么使用汉语拼音“hang tian yuan”来翻译“航天员”一词,也并不显得突兀。
二、中国人要说中国话
很多国人不愿意在英文中使用汉语拼音,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文化不自信。从1840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并没有从精神上站起来,他们从骨子里还是认为中国的就是落后的,西洋的就是先进的。所以在语言上,一切中国的事物和思想都要从西方找到对应的表达之后才敢放心使用。这是一种文化自我殖民。
在使用拼音这方面,中国甚至还不如日本更自信。这点从海外日本餐馆和中国餐馆的菜单上就可见一斑。在美国,日料餐厅菜单上绝大部分的菜名都是用日语罗马字直接转写(transliteration)的:荞麦面是“soba"(そば/蕎麦),烧鸡是“yakitori”(焼き鳥),各类盖饭是”don“(丼)或”ju“(重),饺子就是“gyoza”(餃子)等等。
笔者常去的一家日料店的菜单,绝大部分的菜名都是日语罗马字
到了中国餐馆,除了“宫保鸡丁”(Kung Pao Chicken)、“麻婆豆腐”(Ma Po To fu)“左宗棠鸡”(General Tso's Chicken)和“担担面”(Tan Tan noodle)等极个别的著名菜肴使用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方言拼音,其他绝大部菜肴都是用英文词汇翻译(translation)的,例如“饼”成了“pancake”、“春卷”成了“springroll”,甚至连“饺子”都要写成“dumpling”(这个词本身在英文中指“蒸面团/面糊”,其实并不完全符合中国人所说的煮的或煎的带馅的饺子)。
笔者常去的一家中餐店的菜单,绝大部分的菜名都是英文词汇的蹩脚组合
除此之外,很多日本公司名称中的“第一”,在英文中都会按照日语发音写成"daiichi",例如上世纪曾经为全球最大银行的“第一劝业银行”(Dai-ichi Kangyo Bank)和现在日本第二大医药公司“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 Company)。
日本企业名称中的“第一”直接转写为日语发音“dai-ichi”
而中国公司名称中的“第一”基本都要翻译成“first”,例如第一汽车集团(FAW First Automobile Works)、中建一局(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等等。
中国企业名称中的“第一”通常都要翻译为“First”
我在美国遇到过很多国家的人在讲英语的时候,都会不遗余力地插入母语。例如墨西哥餐厅的服务员说谢谢经常使用“gracias",法国餐厅就会用“merci”,意大利教授发英文邮件开篇直接就用ciao问候等等。现在很多美国人都会说“nihao”“xiexie”,但是我还没见过一个中国人在英文对话中使用这些词。
某法国餐厅的告示“请等候入座”,“merci”为法语“谢谢”的意思;某意大利人发送的邮件,“ciao”为意大利语“你好”或“再见”的意思(戴雨潇摄)
事实上,很多中国人不仅不敢在英语里用汉语词,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要“去中国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流行给自己起“英文名”。我记得以前上小学中学英语课的时候,英语老师会强行要求每个人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于是规范的班里就是各种James、Michael、Jane、Mary,不规范的班里就是各种蔬菜水果和电影角色,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还有一些中国人在出国之后开始用“英文名”,号称是为了“方便外国人叫”。诚然,中文汉语拼音中存在一些外国人容易念错的音,例如我名字里的x,还有j、q、r等。但是世界上有很多语言里都有独特的发音,例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中的r,德语中的ö、ü,匈牙利语中的gy、sz,冰岛语中的ll等等,这些发音英语母语者都很难讲对。然而我在美国接触过很多国家来的人,印象里似乎只有中国人存在广泛使用和自己中文名完全不相关的“英文名”的现象。
此外,中国人使用英文名还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在海外的中国人由于怕被母语使用者嘲笑,一般不敢起太小众的英文名,而中国人的姓大多比洋人大众得多,结果就是“常见英文名+常见中国姓”造成大量的重名,我都数不清我见到多少个John Li和Lucy Wang。这就破坏了人名最主要的功能——区分彼此。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汉语和汉字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每个中国人的名字都是一个优美的故事。很多父母用自己前半生的全部智慧甚至还要饱读数日的经书,才努力找到几个字给孩子做名字,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努力,而不是上网查五分钟随便找个东西把它替换掉。
有些拼音外国人念不好,我们完全可以教他们怎么念,主动地介绍自己的文化。汉语拼音的写法和念法一一对应,而且遵循的规则数量很有限,如果认真学习用不了二十分钟就能基本掌握个差不多的读法。如果他们对此没有任何了解的兴趣,那只能说他们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漠不关心,这是他们的问题。
结语
中国现在有数亿的英语学习者和数千万的英语使用者。毫不夸张地说,英语水平在会话级别以上的中国人要比英国总人口数还多。如果中国人开始系统性地在英文中引入一些拼音词汇或中式表达,我想用不了多久,这些用法就能进入英语口语甚至英语字典,fengshui(风水),wushu(武术),qi(气)等词汇就是很好的例子。
苹果、三星、谷歌、小米和华为等多家手机厂商目前使用的无线充电标准“Qi”来自汉字“气”,取“隔空打气”的含义(Apple)
下次遇到需要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航天员的时候,希望大家可以自信地说“hang tian yuan”。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