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中两国的人文交融
作者:弘中(原载于《世界日报》)
中国与菲律宾一衣带水,唐宋以来,中国福建沿海居民开始扬帆来到菲律宾。 在马尼拉菲华历史博物馆,记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带给菲律宾的繁华与发展,以及菲律宾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 千百年来,华人与菲律宾人相识相知,友好相处,推动了民族和文化融合。 菲律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为菲中经济文化交流贡献甚巨而载入史册。
中国驻菲大使馆、菲华各界联合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福建闽南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中菲人文之驿》论坛,为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美食文化作为重要人文组成部份,很早就被先侨带到菲律宾,并在当地生根开花,同时也融入到菲律宾语言中。 记得笔者第一次来菲时,就听到街上有菲人用闽南话叫卖"烧包"(Syopaw)。 后来更知道了在菲律宾,中国美食还真不少,这些食品的名字,就是菲律宾华人通用的闽南语,令人有一份亲切感。 例如:面线(miswa)、米粉(bihon)、豆油(toyo)、豆腐(taohu)、润饼(lumpia)、炒面(pansit)、馄饨(wanton)、甜果(tikoy年糕)等,不胜枚举。 先侨还把蔬菜种子也带到菲律宾,栽种出白菜(pechay)、韭菜(kuchay)、芹菜(kinchay)、豆芽(toge)等。 你如果到菜市场卖菜,直接讲闽南话就行。
菲中文化交融还不止是美食,也包括风俗习惯等词汇。 据专家统计,菲律宾语中的闽南语和粤语词汇多达1500多个。 其中有:阿姊(ate)、耳钩(hikaw耳环)、钥匙(susi)等都是来自闽南语。
小时候,总以为闽南语是"土话",长大后才知道,这土话其实不土。 在国外生活久了更知道,闽南语和粤语是走向世界的中国方言。
页:
[1]